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正式宣布了 就在前几天,全球钢铁圈突然爆出个大新闻——欧盟宣布:从现在起,进口钢铁配额直接砍掉近一半,超量部分关税直接从25%干到50%! 还不带缓冲期那种,说干就干。 这消息一出,整个行业直接“瞳孔地震”。 有人惊呼:“这不是跟美国学坏了?” 也有人冷笑:“自己产能拉胯,就靠封别人来续命?” 可别以为这只是个普通贸易政策。 这波操作,明面上说是“保护欧洲钢铁”,实际上刀刀见血,背后全是算计。 先说数据:新配额直接压到1830万吨,比2024年水平砍了47%,几乎腰斩。 而且,新规还要求所有进口钢材必须申报“熔化和铸造”的原产地。 说白了,就是防你“换壳子”、绕道第三国来“洗产地”。 这招太狠了,摆明了就是冲着某些国家来的。 果然,有匿名欧盟官员私下放话:“中国是迄今最大的问题。” 虽然没点名,但谁都听得懂——这波就是冲着中国钢铁来的。 但有意思的是,最先扛不住的,不是中国,而是英国! 你没听错,英国人自己先炸了。 为啥?因为英国钢铁出口一半以上都靠欧盟市场,每年近200万吨钢材指望着这条路活下去。 现在配额一砍,关税一涨,等于直接把人家的“饭碗”给砸了。 英国钢铁工业协会总干事当场破防,直接喊出:“这是英国钢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更惨的是,好几家钢厂早就被政府接管了,现在这政策一落地,怕是连“苟延残喘”都难了。 有工人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声音都在抖:“我干了三十年炼钢,现在孩子问我明年还能不能上班,我他妈答不上来。” 这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这是活生生的人在哭。 而韩国那边,脸都绿了。 欧盟可是韩国钢铁最大的出口市场,这波政策一出,韩国钢铁巨头们集体失眠。 立马派高官飞往布鲁塞尔,一边抗议一边求谈判,生怕自家钢厂直接“凉凉”。 有网友调侃:“欧盟说要保护产业,结果先把盟友给坑了,这算哪门子朋友?” 但最魔幻的,其实是欧盟自己人先慌了。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连夜发声明:“这政策搞不好会引发通胀,削弱欧洲制造业竞争力!” 你想想,德国靠啥吃饭?汽车、风电、高端机械,哪个不是吃钢大户? 现在欧盟自己搞“钢价保护”,本土钢厂是爽了,可下游企业成本直接飙涨。 钢材一贵,整车成本跟着涨,电动车卖不动,风电项目延期,最后谁买单? 还不是消费者和纳税人? 有网友直接开嘲:“欧盟这是为了保住30万钢铁工人的饭碗,先把300万汽车工人的饭碗给砸了?” “这操作,简直是‘顾头不顾腚’,护了上游,坑了下游。” 可为啥欧盟非要这么干? 说白了,就是被美国“带偏了节奏”。 大家还记得吗?今年7月,美欧悄悄签了个“金属联盟”协议,说好要联手搞“制造业回流”。 美国那边早把钢铁关税拉到50%,加拿大也跟上了,欧盟要是不跟,就成了“自由贸易的傻子”。 所以这回,欧盟直接照搬美国剧本:配额砍半,关税翻倍,动作一模一样,连台词都像对过。 但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也在“偷偷摸摸”搞进口。 比如最近,欧洲不锈钢厂为了绕开印尼的贸易限制,疯狂从印尼进口不锈钢坯,今年前四个月就买了6万多吨,直接让印尼成了欧盟钢坯最大供应国。 这不就是“自己立规矩,自己先破防”? 还有更离谱的——欧盟一边限制进口,一边还在研究要不要对铝制品搞保障措施,甚至琢磨着对废金属出口征税。 有网友笑喷:“下一步是不是要对空气征 税?防止碳排放‘走私’?” 但最值得玩味的,是这场政策背后的“算计”。 表面上,欧盟说是保护本土钢铁业,防止“廉价冲击”。 可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场政治交易。 2026年,现行的临时保障措施就要到期了,根据WTO规则,不能再拖。 欧盟现在搞个“永久性机制”,名义上是保护产业,实则是想拿这把“关税大刀”去跟美国谈判—— “你美国要是肯取消50%的钢铁关税,我就用配额制跟你换。” 说白了,欧盟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救钢企,而是在美欧贸易博弈中,给自己多攒点筹码。 可问题是,这筹码的代价,太重了。 英国快扛不住了,韩国急得跳脚,自家下游产业怨声载道,全球贸易关系也跟着紧张。 经合组织早就警告,2027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7.21亿吨,光靠“堵”解决不了问题。 真正的出路是技术升级、绿色转型,而不是搞“谁家便宜就封谁”的小圈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波打压,可能反而会倒逼中国加速研发绿色低碳钢。 中国钢企早就开始布局氢能炼钢、电炉短流程,一旦技术突破,欧盟这边还在用高碳排的老办法“保护落后产能”,最后只会把自己甩在后面。 所以你看,欧盟这波操作,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漏洞百出。 还是说,最终只会让所有人都输? 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
外网:一边倒支持中国!对于美国针对中国船舶收取高额服务费,今日,中国强硬反
【82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