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刚美国了! 当许多国人尚未走出长假的气氛,国家已经吹响反击美国的冲锋号 ,一时间数箭并发,招招硬刚。 短短48个小时,国家祭出三记连环反制重拳:军事上,将涉及反无人机技术等领域的十多家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科技上,强化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控;贸易上,对美国船舶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 先说说这军事上的反制,哪是简单列个清单?被盯上的十多家实体,不少都跟美国在亚太的“小动作”绑在一起——有给台湾当局偷偷卖无人机核心部件的,有帮美军在南海搞侦察无人机改装的,之前就多次踩过“对华军售红线”。这次一列入清单,它们不光没法从中国买关键零件,连跟中国企业的任何合作都得受限。有业内人说,某家美国无人机公司库存的导航芯片只够撑3个月,现在想找替代货源都没门路,这哪是断供,是精准敲掉美国在亚太的“无人机眼线”。 再看科技这招,稀土管控抓的可是美国的“七寸”。别以为稀土只是普通矿产,美国军工每年要进口的中重稀土里,85%都来自中国——F-35战机的发动机叶片、“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少了这东西根本造不出来。之前美国喊着“本土稀土产业链”,折腾了五年,连个像样的精炼厂都没建起来,现在咱们一强化管控,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直接慌了,紧急给国会写信要“放宽进口限制”,可早干嘛去了?之前处处卡中国科技企业的脖子,现在轮到自己缺芯少料,这叫自作自受。 贸易上的船舶收费更有意思,完全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今年4月就借着《301条款》搞事,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收“歧视性港口费”,一艘1.4万箱的中国货船一次要多交20万美元。这次咱们直接把收费标准拉到对等且更精准——专挑美国依赖的跨太平洋航线下手,一艘万箱级美国货船进中国港口,一次就得交100万美元,还得按年递增。你知道这航线拉的是什么?全是美国中西部农民的大豆、玉米,还有德州的页岩油。 Iowa州的农场主已经在社交平台吐槽了:“运费一涨,大豆运到中国的利润直接少了两成,特朗普之前承诺的‘农民利好’全成了空话。” 这三记重拳看着分散,实则环环相扣,每一招都打在美国的“痛处”上。美国总爱给中国扣“经济胁迫”的帽子,可别忘了,是他们先在军事上挑事、科技上封锁、贸易上歧视——先卖武器给台湾,再卡中国芯片脖子,又搞船舶收费,中国这才出手反制,哪有半分“胁迫”?全是正当防卫。 更解气的是,咱们的反制从来不是“拍脑袋”。军事反制盯着美国在亚太的“薄弱环节”,科技管控卡着美国军工和新能源的“命脉”,贸易收费戳中美国农民和航运业的“痛点”,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就像稀土管控,咱们没一刀切,而是精准针对中重稀土——这种稀土美国自己挖不出来、炼不了,却偏偏离不开,既守住了资源安全,又没影响普通贸易,这才是大国博弈的智慧。 现在美国那边已经慌了神,国会参议院连夜开听证会,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反制”,可讨论来讨论去,连个靠谱的替代方案都没拿出来。毕竟中国手里的牌,是几十年产业积累和资源优势攒下的,不是美国靠嘴炮就能抢走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