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气急败坏!美媒声称,中国的管制政策不亚于对美国发起了一场经济核战!10月10日,在我们的稀土管制政策出台之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声称,这相当于一场经济核战——意在摧毁美国的AI产业。美媒表示,中美极有可能在韩国进行会晤,中国正在双方会晤前采取的一种“讹诈策略”,或许中国不会完全贯彻执行该规定。 美国这些年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早就到了毫无底线的地步。从芯片到人工智能,从半导体设备到软件技术,美国一层层加码限制,就怕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追上他们。 先是把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各种“清单”,断了这些企业获取美国技术和产品的路子。后来更是变本加厉,连盟友都逼着选边站,不许给中国出口先进芯片,不许和中国合作搞芯片制造。 人工智能产业是美国的心头肉,可他们忘了,再厉害的AI技术,也离不开硬件支撑,而芯片就是硬件的核心。制造芯片又绕不开稀土,不管是设计芯片的精密仪器,还是芯片本身的制造环节,都得用稀土元素来提升性能。 中国手里握着的,正是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关键话语权。不是中国故意要卡脖子,而是美国先把路堵死了。现在中国不过是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维护自身的产业安全,怎么到了美媒嘴里就成了“经济核战”?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讲究“市场经济”,可真到了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早就把这套说辞抛到脑后。他们一边喊着要“公平竞争”,一边却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市场,限制中国企业发展。 就拿稀土来说,美国自己也有稀土资源,可他们偏偏不怎么开采,多年来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为啥?因为开采稀土要付出环境代价,美国宁愿把污染留在别人家里,自己坐享其成。 现在中国加强稀土管制,本质上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是对全球产业链安全的负责。可美国不管这些,只看到自己的AI产业可能要受影响,就急着跳出来指责中国,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美媒说中国是“讹诈”,这纯属倒打一耙。中国从来都是讲道理的,出台任何政策都会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也会给市场留出适应的时间。这次稀土管制政策,也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产业链稳定的考量,根本不是什么“会晤前的筹码”。 再说了,美国的AI产业真有那么脆弱吗?如果仅仅因为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就喊着要“被摧毁”,只能说明美国的产业链存在严重的短板,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自己早就把风险堆得高高的。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动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单纯的出口原材料,到发展稀土深加工产业,中国在稀土应用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出台管制政策,也是为了引导全球稀土产业朝着更合理、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美国要是真担心AI产业受影响,与其在这里指责中国,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产业政策。他们可以加大对本国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的投入,也可以和其他国家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中国,然后在中国采取合理措施时倒打一耙。 美媒的气急败坏,恰恰说明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打到了美国的痛点上。他们嘴上说着“不怕”,心里却慌得不行,不然也不会用“经济核战”这种夸张的说法来渲染紧张气氛。 中国从来不想和任何国家搞对抗,包括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但如果美国一直抱着打压中国的心态不放,继续在产业链上对中国搞“脱钩断链”,中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次稀土管制政策,就是中国向美国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有手段维护自己的产业安全,美国想通过打压来遏制中国发展,是根本行不通的。 美媒与其在这里瞎猜中国的意图,不如劝劝美国政府,放下对抗思维,回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全球产业链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搞单边制裁和打压,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美国的AI产业确实面临稀土供应的问题,但这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美国自己多年来产业政策失误的结果。如果美国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就算这次能找到其他稀土来源,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问题。 中国会坚定地执行自己的稀土管制政策,这不是什么“讹诈”,而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产业链安全的必要举措。美国要是想不通这一点,还在那里气急败坏地指责中国,最后受损失的,只会是美国自己的产业和企业。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61评论】【9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