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铁兼万科董事长辛杰失联,结局或早已注定深圳万科总部那张撬动了数百亿资金的办公桌

庚黑星君 2025-10-13 01:53:33

深铁兼万科董事长辛杰失联,结局或早已注定

深圳万科总部那张撬动了数百亿资金的办公桌,已经空了二十多天。直到10月11日,外界才得知,深圳地铁兼万科双料董事长辛杰已“失联”,据传是在9月18日的一场会议上被带走。就在辛杰“消失”的几天前,深圳地铁刚刚宣布再次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低息借款,用于偿还债务。

这已是深铁今年第九次向万科输血,累计金额近260亿元。深圳网友打趣:“在深圳,每坐一次地铁,都是在给万科续命。”在这句玩笑背后,是两家企业命运纠缠到几乎无法切割的现实。细品深铁与万科故事,这位“双料掌门”辛杰的结局,似乎早已在冥冥之中与万科深度绑定。

辛杰生于1966年,与1965年出生的万科原掌舵人郁亮,都曾在1988年大学毕业后,于深圳外贸集团工作,有过神奇的初次交集。此后两人各奔前程,郁亮加入万科,辛杰则在深圳国资体系内逐步晋升。直到2017年,辛杰接任林茂德成为深铁集团的“掌舵人”,而郁亮则正式执掌万科。

两位昔日同事,最终在万科的董事会层面重逢。辛杰于2017年9月从天健集团董事长升任深圳地铁董事长。这是一次令人瞩目的升迁。天健集团是深圳特区建工集团的子公司,特区建工在深圳国资系统排第八,而深圳地铁在深圳国资系统排第三。从排名第八的集团子公司一把手调任排名第三的集团一把手,辛杰的这一调动,并不寻常。就在2017年上半年,深铁刚刚接过万科29.3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辛杰虽然并未参与这场收购,但他却成为了万科国资时代的续写者,也是深铁集团后来一步步陷入万科泥潭的直接推动者。2017年至2022年,深铁凭借万科的高分红和投资收益大赚特赚,一度被誉为“中国最赚钱的地铁公司”。但谁也没想到,那段辉煌的蜜月期,也埋下了未来的苦果。从2023年起,万科业绩急转直下。2024年亏损近5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亏119亿元。

辛杰被迫亲自下场,他先在2023年进入万科董事会,2024年出任董事会主席,成为同时掌舵深铁与万科的“双料董事长”。辛杰上任后,果断开展了对万科一系列的调整,万科一些关键部门负责人均由深铁团队接手,“老万科人”或辞职或被边缘化。唯一对郁亮展现了微妙的态度,让其转任执行副总裁,继续留任。青年时代结下的友谊,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

辛杰上任后的核心工作,就是不断给万科输血。截至2025年9月,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达259.41亿元,加上资产受让、认购REITs等方式,总共对万科投入了近1000亿元。深铁也付出了极大代价。2024年,深铁出现10年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金额334亿元,其中对万科投资损失占了大头;2025年上半年深铁营收同比下滑21.67%,归母净利润亏损33.6亿元,负债合计4796.2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0.46%。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作为全国少数依靠“地铁+地产”盈利的国企,深铁的地产业务也开始急速滑坡。曾经依赖房地产反哺地铁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而深铁自己也被房地产拖进泥潭。这种情况下,辛杰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几乎成了万科与深圳国资系统之间的唯一“中转站”——所有救助方案、债务协调、融资批复,都要经由他之手上报。深铁输血的每一笔钱,都意味着更高的债务、更大的政治责任。辛杰的“失联”,或许只是深铁与万科困局的一朵浪花。

毕竟,深铁对万科的持续援助,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不可能未经上级批准。但在国资持续投入近千亿,问题没有化解,资金反被“吞噬”的情况下,总要有人承担责任。辛杰作为直接操盘者,恰好位于风暴眼中。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深铁与万科的关系早已超越了股东层面。八年前,深铁以“不干预”为原则入股万科;八年后,它已深度介入经营,从大股东变成实际操盘人。

那句“1+1>2”的融合愿景,如今却变成“同病相怜”的难解困局。如今的深铁,连续两年亏损,负债攀升,地铁建设还需巨额资金投入;万科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1579亿元,现金流缺口高达885亿。对深圳国资而言,这场从“宝万之争”延续至今的联姻,已从资本盛宴变成一场艰难的托底工程。命运绑定在一起的深铁和万科,后续如何解局,会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圳国资挥之不去的烦恼。

回过头来看,辛杰的命运或许早在2017年就注定了。那年他接手深铁时,万科风头正盛,深圳国资视入主万科为重大工作成就。辛杰或许以为自己选到了躺赢的棋局,却没料到,万科将在数年后成为深铁的“负资产”,而自己也将成为这场巨大漩涡的中心人物。辛杰失联的背后,也许不仅是个人的命运起伏,更是国资逻辑的一次集体反思:当国企以“市场化”的名义深度介入房地产,却又不得不以“政治责任”兜底时,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边界也早已模糊。

0 阅读:2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