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王贵娥到北京探亲,不愿回去了。正好《红楼梦》在报纸上招演员,要能进组,至少要拍3年。但王贵娥看了一圈,没她能演的。这时,剧组负责人问她,有个工作你做不做。王贵娥一听,立马答应了。 对于87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选择,有时候真的不得不相信一句话“命中注定”,因为刚好就遇到了。 说起王贵娥大家应该不熟悉,但是说起87版《红楼梦》中的尤氏和10版红楼梦中的“尤老娘,对她这个角色就鲜活起来了。是的没错,她一个人同时出演了两版红楼梦,她和红楼梦剧组的缘分还要从1983年87版红楼梦的筹拍工作开始。 王贵娥当时34岁,在此之前是河北省话剧院的演员,有近十年的舞台表演经验,擅长刻画各类女性角色。1983年她到北京探亲时,正赶上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筹拍87版《红楼梦》,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演员,连报纸上都刊登着招募启事。她本想凭借表演功底争取一个角色,可看到招募的多是黛玉、宝钗、宝玉等十几二十岁的青年角色,自己的年龄和气质都不匹配,正准备放弃时,剧组负责人找到了她。 当时剧组最缺的不是演员,而是负责演员选拔和管理的工作人员。87版《红楼梦》的筹备极为严谨,导演王扶林定下“先培训,后拍戏”的原则,需要有人专门牵头组织演员海选,还要跟进后续的封闭培训。负责人知道王贵娥是专业话剧演员,熟悉表演行业,又懂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便问她是否愿意担任“演员组负责人”。王贵娥本就不想离开北京,更想参与这部经典名著的创作,当即答应下来,从“求角色”变成了“选角色”的人。 接下来的两年,王贵娥成了剧组的“伯乐”。她跟着团队跑遍全国10多个省市,从戏剧学院、话剧院到文艺团体,筛选了上万人的资料,面试了上千名候选人。陈晓旭最初来面试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贵娥看了她的自荐信和照片,觉得她身上那股敏感又孤傲的气质很贴合黛玉,便力荐她进入复试;欧阳奋强原本是四川电视台的演员,因形象阳光被推荐来试镜,王贵娥观察到他身上的少年气,建议导演让他试试宝玉的角色。那些后来被观众熟知的演员,大多都经过她的初步筛选和推荐。 除了选拔演员,王贵娥还要负责演员的封闭培训。剧组在圆明园设立了“红楼梦培训班”,邀请红学家、民俗专家、戏曲老师给演员上课,从诗词歌赋到礼仪身段,逐一辅导。她每天不仅要安排课程,还要关注演员的状态,谁因压力大偷偷哭了,谁对角色理解有偏差,她都会主动找对方谈心。有演员后来回忆,王贵娥不像负责人,更像“大姐姐”,总能在他们迷茫时给出建议。 直到1985年剧组正式开拍,王贵娥才终于有了自己的角色。当时尤氏的扮演者迟迟未定,这个角色戏份不算最多,却是宁国府的当家奶奶,既要表现出对贾珍的顺从,又要藏着内心的无奈,需要演员有细腻的表演功底。导演王扶林觉得王贵娥在筹备期间展现出的沉稳和通透,很符合尤氏的气质,便让她试一试。王贵娥虽多年未登台,但凭借扎实的功底,很快进入状态,将尤氏的隐忍与尴尬演绎得恰到好处,这个角色也成了她演艺生涯中的经典。 87版《红楼梦》播出后轰动全国,王贵娥也因尤氏一角被观众记住,但她并未就此专注于演戏。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一边参演影视剧,一边继续从事幕后工作,担任过演员统筹、副导演等职。2008年,10版《红楼梦》筹拍时,导演李少红邀请她出演尤老娘——也就是尤氏的母亲。这个角色与尤氏性格反差极大,尤老娘世故圆滑,带着几分市井气,王贵娥仔细研究剧本,改变了之前演尤氏时的沉稳,用略带夸张的神态和语气,塑造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再次让观众看到她的表演实力。 从87版的尤氏到10版的尤老娘,王贵娥成了唯一一位出演过两版《红楼梦》的演员,这份缘分源于1983年那次偶然的机会。她最初只是想留在北京,却意外参与了一部经典剧集的诞生,从幕后走到台前,既见证了87版《红楼梦》的严谨创作,也用自己的表演为两版作品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从王贵娥的经历能看出,87版《红楼梦》的成功,不仅在于演员的贴合,更在于剧组每个人的投入。无论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抱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也正是这部剧能成为经典的关键原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当时看87版,就觉得尤氏很有气质,对这个演员印象很深刻! 尤氏(王贵娥):我说你这个泼皮破落户别把人家吓着,人家可是正经的大户人家公子哥,也不怕人家笑话! 王熙凤(邓婕):哼!笑话!普天下只有我笑话别人!
王贵娥不是唯一参演过两版红楼梦的演员,还有一位是李颉,他在87版中饰演贾赦,在10版中饰演焦大。
用户10xxx64
87版红楼梦,真正的经典,一集没拉,后面的那个一集没看。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听说现在又筹拍红楼梦哩,而且贾宝玉用女扮男装反串演员,真不知道为啥重拍,不怕没人看吗?观众有那功夫不如看小说去。
蜘蛛 回复 10-14 15:17
然后林黛玉用小鲜肉穿女装反串吗?
用户11xxx04 回复 10-14 20:01
那个所谓的金玉良缘,虽然被骂的狗血淋头,不照样霸榜多日
你卖我买nnn
先培训后拍摄,这个实在是高,硬是成为经典。
老子论道上帝小儿
书看过。一些定妆照还不错,电视瞄过,与原著有差距,也许未成年小朋友的故事拍出来确实怪怪的。反正不喜欢。
天辰
红楼梦主要是宿命论,感觉就算87版也没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