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德国总理默茨宣布了 10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宣布将出席埃及主办的“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这场集结20多国领导人的紧急会议旨在推动加沙停火与人道援助。 埃及这次把会议地点定在沙姆沙伊赫太聪明了。这座城市本来就是加沙停火谈判的地方,现在直接升级成和平峰会。二十多国领导人往会议室一坐,光是这场面就让人感觉有希望。 联合国那边早就忙起来了。停火协议刚生效,救援物资已经准备就绪。负责协调的人说得很直白:“要让每天几百辆卡车开进加沙,让两百多万人吃饱饭”。这种实实在在的承诺,比什么漂亮话都管用。 最让人欣慰的是加沙街头的改变。协议生效才两天,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者就开始返回加沙北部。那些曾经挤满逃难人群的道路,现在成了回家之路。 看看具体条款,这次停火协议是动真格的。每天允许600辆援助卡车进入,两条主干道自由通行,连离开加沙的人都能回来。这些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想耍赖都没办法。 哈马斯那边也挺精明。他们同意继续谈判,但明确表示不出席峰会。留下两个高级代表在埃及盯着协议落实,这意思很明白——话可以谈,但你们得说到做到。 中国外长说了句大实话,他说加沙人道危机是“21世纪的污点”。这话听着刺耳,但一点没错。他呼吁要实现全面停火,尊重巴勒斯坦人民自己的选择。 联合国秘书长提醒大家,光停火还不够。他强调联合国有现成的救援物资,救援团队随时待命,可以立即扩大对加沙的援助。但要做到这些,需要安全的人道通道和足够的资金。 德国这次挺卖力。默茨亲自跑这一趟,德国政府发言人强调他们最初的重点就是维持停火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欧洲大国带头行动,其他国家的援助应该很快能跟上。 停火只是个开始。加沙的废墟要清理,房子要重建,孩子们得重新上学。联合国计划为成千上万的学龄儿童重开临时学校,帮助数以万计的家庭重建家园,这些事一件比一件难。 枪声停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德国专家谈中美军力:美国为何不对中国轻举妄动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57岁的德国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