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一次的中美谈判,美国都在切香肠式掏空中方利益,付出的成本都是临时、可撤回的,拿到的利益则是长期可持续的,40多年来,美国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模板。 从近年的科技封锁就能看出这套流程的威力,2019年,美国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让供应商断了芯片供货。 2020年,他们又改了出口规矩,只要制造过程涉及美国技术,无论工厂在哪,都不能给华为供货。 到了2022年,一份厚厚的半导体管制文件出台,把中国拿先进芯片的路彻底堵死,还联合日本、荷兰站在一起。 借口不断变化,从“防止技术外流”到“限制人工智能”,但目的只有一个——保住美国在高端芯片上的长期垄断。 这种做法在经贸领域也是经常发生,2018年,特朗普政府用关税打出所谓“公平贸易”的旗号,对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一轮轮加税,从10%一路拉高到34%,甚至喊出50%的数字。 加税看着是美国的负担,实际上成本全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手里,随时能撤销,可是换取的,是中国在协议中承诺大量采购美国商品,2020年的第一阶段协议,要求两年内增加2000亿美元的进口。 即便最终没完全达标,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仍然大幅增长,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企业拿到了真金白银的订单,这样的市场准入就是长期利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这种很成熟的操作模板,那时他们多次用所谓“特别301条款”指控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威胁加征关税,逼迫签署协议。 协议一签,美国企业的专利在中国有了稳定的保护,而美国付出的只是暂停调查的口头承诺,要用的时候随时捡回来。 到了2017年,他们又用“技术转让不公平”的说法重启301调查,还是老套路,单边威胁换中方让步。 长期来看,美国拿到的不只是纸面上的承诺,早年的知识产权协议,让美国每年都能收专利费,2019年这笔钱达到86.4亿美元,几乎占中国对外知识产权支付总额的四分之一。 医药领域更狠,药品专利费预计2025年能拿到87亿美元,占全球近四分之一,还想把保护期延长到22年,若不是后来中国用强制许可打破垄断,美国药企还能继续靠这层保护稳收大钱。 最近几年,这套切香肠的方式不仅没停,还在升级,美国在短短十天内连续五次针对中国出手——先废除一条AI规则,再要求全球禁用中国AI芯片。 用伊朗导弹问题为理由制裁中企,对港口起重机加征100%关税,又给中国电池材料扣上“高额补贴”的帽子搞反补贴税。 这些理由,有的牵强到没人信,但临时措施是真实存在的,施压的目标也是清楚的,在科技和制造业核心领域卡住中国的脖子。 整个逻辑很简单,美国造势的成本就是找个借口讲几句,施压的工具是临时政策,随时能收手,而从中国那边换来的好处,则可以长期兑现,无论是市场、专利还是技术主导权,都能让他们持续获利。 一次让步,往往会成为下一次施压的起点,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模式一直在重复使用。
美国被中国一连串组合拳打懵了的美国,好像有点缓过劲来了。日前,副总统万斯
【3评论】【4点赞】
A级软能量
对付切香肠式制裁,唯有重拳KO对手,希望这次仿美式穿透性稀土反制是长期的,用以打断美国在Ai,芯片上的发展势头,进而打掉美国的Ai芯片会替代石油美元幻想
陈醉
背后原因,还是军事实力支撑。没有军事实力支撑的话,其他国家根本就不鸟他。美国实质上就是一个黑社会混混。
A级软能量
对付切香肠式制裁,唯有重拳KO对手,希望这次仿美式穿透性稀土反制是长朝的,用以打断美国在Ai,芯片上的发展势头,进而打掉美国的Ai芯片会替代石油美元幻想
苍桑
我看多进口点美国大豆不是不可以,最重要的是美国大豆有没有毒!比如转基因对人到底好不好!还有它的大豆除草剂残留合不合格!它肯定要大將用除草剂,每年都用,地里累积越来越多!我们能把好关吗?这可是关系到14亿人和后代的身体健康!
苍桑
我看多进口点美国大豆不是不可以,最重要的是美国大豆有没有毒!比如转基因对人到底好不好!还有它的大豆除草剂残留合不合格!它肯定要大量用除草剂,反正是大量的出口!每年都用,地里累积越来越多!我们能把好关吗?这可是关系到14亿人和后代的身体健康!
无法理解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们现在也有底气凭空造牌!
用户10xxx42
一切归零,从头开始,绝不让步!
用户10xxx35
美国总统那边一句话都可以让世界乱套,我们怎么不发声主动找美国的麻烦,有没有的事情扣在美国头上再说,
用户10xxx28
不要被动防守,要以攻为守
用户10xxx31
眼光独到,希望国家能够看到,对美国要精准打压,注重实效
金怪
长痛不如短痛,脱勾断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