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这信托基金,才叫把人心看透了!2003年她走后,遗嘱写得明明白白,母亲每月

如梦菲记 2025-10-13 16:48:50

梅艳芳这信托基金,才叫把人心看透了!2003年她走后,遗嘱写得明明白白,母亲每月领7万生活费,后来通胀涨到25万港币,一年300万够不够花?可梅妈偏不满足,一次次打官司想把遗产全拿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梅艳芳走的那年才40岁,谁也没想到一代歌后会这么早离开,她生前把遗产安排得清清楚楚,设立信托基金交给汇丰国际信托公司打理。   母亲覃美金每个月能领7万港币生活费,还配了司机和佣人,等她百年之后剩下的钱就捐给佛教团体。   这安排看起来周到又体面,可梅艳芳刚走第四天,她妈就和儿子梅启明一起把信托基金告上了法庭。   说起来梅艳芳对家里已经够好了,她四岁半就登台唱歌养家,长大后拼命工作,兄弟姐妹的学费生活费全包,母亲想要什么也尽量满足。   她自己连婚都没结,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个家,正因为太了解家人,她才会想到用信托的方式来分配遗产。   每个月7万港币在当时已经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一个人过得舒舒服服,可在覃美金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她觉得女儿所有的财产都该归自己。   官司从高等法院打到终审法院,覃美金请了专业律师,坚持说梅艳芳立遗嘱时神志不清受药物影响,遗嘱应该作废。   法院调出医疗记录仔细审查,2008年判决遗嘱完全有效,法官明确指出梅艳芳头脑清醒,正是因为知道母亲理财不善才设立信托防止挥霍。   覃美金不服继续上诉,2011年终审法院还是维持原判,这一轮诉讼下来,律师费花掉一大笔,遗产开始缩水。   败诉并没有让覃美金死心,2009年她说生活苦闷,要从遗产里拿80万港币环游世界,法院直接拒绝。   2013年她申请恢复每月12万港币的支付,只批了部分欠款用来交租金,到了2017年,她更是要求一次性提取7100万港币,这次法院看了财务报告后否决了。   2019年她又以庆祝91岁生日为由申请25万港币,这回倒是批了,这些年随着物价上涨,信托也在调整生活费标准,从最初的7万涨到10万、15万,最后涨到25万港币一个月,一年就是300万。   这个数字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足够过上非常体面的生活。   可覃美金还是不满意,她的消费习惯是个无底洞,据说她嗜赌成性,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她一边花钱一边打官司,一边在媒体面前哭穷说生活费不够用。   2022年的时候,连儿子梅启明都看不下去了,公开说母亲每月拿25万还不够,两人关系彻底闹僵。   梅启明甚至起诉要断绝母子关系,这个家因为钱已经四分五裂,谁也不肯让步,信托基金虽然保住了核心资产,但是应付这些没完没了的官司,律师费和各种诉讼成本都要从遗产里出,钱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掉。   到了2024年,港媒报道说梅艳芳当年6800万的遗产已经基本花光,覃美金因为拖欠诉讼费,在10月份被律政司司长申请破产,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破产了,上一次是2012年。   一个百岁老人走到这个地步,说不出是该同情还是该反思。   梅艳芳当年设立信托,就是想让母亲能安稳过完余生,又不至于把钱一下子挥霍光,她对人性看得很透,知道一次性给钱只会出问题,所以选了最稳妥的办法,可她大概没想到,这份孝心会换来20年的官司。   信托基金的设计本身没有问题,世界各地都有类似安排,问题出在人心上,有些人拿着足够的钱还想要更多,不是因为缺钱,是因为贪心没有尽头。   这个案子给所有人上了一课,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解决不了人性里的贪婪。   遗产再多,如果家人只盯着钱,亲情早晚会被消耗干净,覃美金这么多年的执着,最后换来的是遗产花光、母子反目、晚年破产。   她大概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可旁人看得明白,是她自己把一手好牌打成了这样。   梅艳芳用她的方式保护了家人,可再好的安排也挡不住贪心,这个故事里没有赢家,只有教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百度百科——覃美金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