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

史鉴奇谈 2025-10-13 18:04:51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度官员桑迪普·庞德里克扔出了一句狠话:“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这位在商务部和钢铁部都任过职的秘书,为印度制造业描绘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不挤别人拥堵的高速公路,自己另辟蹊径。   印度心里门儿清,中国那条路不好走。当年中国靠海量廉价劳动力、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基建狂魔般的物流网络,才坐稳“世界工厂”的位置。   印度要是照搬,光劳动力素质这关就过不了。中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0年,印度这数字才6年多,很多工人连基本的机械操作手册都看不懂。   更别说产业链了。中国从一颗螺丝到一台整机都能在本土配齐,印度光手机制造就缺近30%的零部件,得从中国进口。   2024年印度手机出口量看着涨了不少,但拆开看,里面的芯片、屏幕、电池全是“中国制造”,印度只赚了个组装费。这种活儿费力不讨好,印度早就不想干了。   所以庞德里克才说要另辟蹊径。印度把宝押在了“高精尖”领域,想跳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冲高端。最近印度跟韩国签了一堆合作协议,重点盯紧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这几块。   三星已经答应在印度建第二座芯片工厂,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现代汽车也计划把印度变成东南亚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2025年就要推出专门针对印度市场的电动SUV。   印度还有个小九九,就是想借中美博弈的东风。美国一直在拉拢印度搞“供应链脱钩”,给了不少好处。   2024年美国对印度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放宽了不少,还承诺提供50亿美元的技术支持。印度想借着这股劲儿,吸引那些想离开中国但又需要庞大市场的企业。   苹果就是个例子,现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比已经从2022年的5%涨到了18%,库克还计划2026年把这个数字提到30%。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得很。印度想跳级发展高端制造,首先得解决基建的烂摊子。印度的港口效率低得吓人,集装箱装卸时间是中国的3倍,高速公路密度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   2024年雨季的时候,印度南部一条重要的物流公路被冲毁,导致三星手机零部件断供了整整两周,工厂直接停产。   人才缺口更是大得离谱。印度半导体行业每年需要至少10万名工程师,但国内高校每年只能培养出3万名相关人才,剩下的全得从国外挖。   挖人就得开高薪,印度芯片企业给工程师的工资比中国同行高40%,这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有外媒算过一笔账,印度生产的芯片比中国贵15%,比台积电贵20%,根本没竞争力。   政策朝令夕改也是个大问题。去年印度突然宣布提高电子产品进口税,想保护本土企业,结果反而让依赖进口零部件的手机工厂成本暴涨。小米印度公司就因为这事,利润直接腰斩,差点把工厂搬到越南。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让很多外资企业不敢把身家性命押在印度。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边喊着不做下一个中国,一边又在偷偷学中国的打法。印度最近也搞了“生产-linked incentive”计划,跟中国的补贴政策差不多,给半导体、新能源企业发钱鼓励他们建厂。但效果差远了,中国当年补贴能精准落到企业头上,印度这笔钱却被层层克扣,到企业手里只剩六成。   还有市场规模的问题。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能支撑本土企业从小到大慢慢成长。印度虽然也有14亿人,但贫富差距太大,中产阶级只有3亿左右,购买力跟中国没法比。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才1200元人民币,中国都到了2500元,这种低端市场根本养不起高端制造业。   韩国企业心里也有数。三星在印度建芯片厂,其实只是把封装测试环节放在那,核心的芯片制造还是留在韩国本土。现代汽车在印度搞研发,也只是做一些适应性改动,真正的核心技术一点没泄露。他们跟印度合作,更多是看中印度的市场,不是真的想帮印度搞产业升级。 庞德里克那句“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听着像战略转型,实则更像无奈之举。印度很清楚自己走不了中国的老路,又想在全球产业链里分一杯羹,只能硬着头皮往高端挤。但高端制造不是喊口号就能成的,得有基建、人才、政策这些硬支撑。   现在印度制造业的处境挺尴尬。低端产业拼不过越南、孟加拉,高端产业又干不过中国、韩国。2024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才17%,跟中国28%的水平差了一大截。要是这些现实问题解决不了,再喊多少句“不做下一个中国”,也只能是自欺欺人。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