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兰考的四个农民长途跋涉,去往新安监狱探监,监管人员问:“你们来看

叁号知识局 2025-10-13 18:11:30

上世纪80年代,兰考的四个农民长途跋涉,去往新安监狱探监,监管人员问:“你们来看谁?有什么亲属关系?”四个农民答:“俺们来看张钦礼,他是俺们的老县长。”谁料监管人员回答:“没有亲属关系,不准探望”!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冬天的风刮得直钻骨头缝,新安监狱外的地冻得邦邦响,那天四个从兰考来的农民,脚底的泥还没干透,手里提着点干粮,那是4个烧饼,每个烧饼里面夹着两根油条,站在铁门前一脸尴尬。   监管的人问他们来干啥,他们挠挠头,说是来看张钦礼,他们的老县长,人家一听不是亲戚,脸一板说不行,探监得有血缘。   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没说话,最后一起跪下去,膝盖砸在冰冷的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那几个烧饼是他们攒了几天的油票换的,油条还热乎着,香味飘出去老远,可他们不吃,就那样捧着。   张钦礼被关进来已经有一年多,村里人没一个忘了他,有人卖玉米花,有人卖红薯,凑钱买车票,就是想来看看他。   没人安排也没谁号召,全是自愿,有人说为啥跪,他们说不出太文绉绉的话,只是心里清楚,老县长是为他们坐的牢。   兰考这个地方,谁要是听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儿,都知道那年月多苦,风一来,天上飞的不是雪,是沙子,地里一泡水就咸得冒白花,种啥死啥。   那时候焦裕禄刚到任,带着张钦礼天天往地里跑,两个人一个主意:得先治“地的病”,张钦礼是实在人,不爱开会爱下地,别人穿皮鞋,他光脚蹚在黄河泥里,拿手比划着哪该挖沟,哪能排水。   他发现沙丘不是乱跑的,每年都顺着风往东南飘十几米,于是琢磨出个土法子,用芦苇杆扎成方格,压在沙面上,再种上沙打旺。   这一招简单又好用,农民学得快,全县都干起来,挖沟排碱、压沙换土,他都带头下地干。   那几年兰考真是变了,沙地种上了麦,盐碱地冒了绿芽,兰考的日子好了起来,但张钦礼却被抓了起来,罪名是挖空心思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国人民!   1979年12月,张钦礼被判13年有期徒刑,而服刑期间,兰考当地的村民一起凑路费去监狱看他,只想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四个村民在监狱门口下跪后,监狱的工作人员赶紧请示领导,最终放张钦礼出来会面,张钦礼看到这四位不相识的农民,每人手中捧着两个夹油条的烧饼,也立即向他们跪了下来。   2004年,张钦礼在郑州病逝,那天送葬的场面,后来很多人提起还要掉泪。   张钦礼的灵车一拐进县城,鞭炮声就断断续续响起来,不是为了热闹,是人们心里的不舍。   有人从二十里外赶来,手里捧着自家做的花圈,用玉米皮编的,歪歪斜斜,却真心得很,沿路有人哭着喊“张书记回来了”,喊得嗓子都哑了。   灵车走得慢,不是司机舍不得踩油门,是人多到根本挪不开,还有老头儿拿着拐杖,在泥地里跪得笔直,说:“他没亏咱,我们不能亏他。”   张钦礼在世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给老百姓添麻烦,那天下葬,也怕坏了地里的麦子,县里人商量着提前动身。   太阳还没落,就有农民自发排在路边,手里拿着小麦穗,灵车一过,他们就把麦穗举起来,像是敬礼。   有人问,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还这么多人惦记他?其实答案不复杂。   兰考人不爱说大道理,他们信的就两字,“实干”,焦裕禄带头干,张钦礼接着干,泥里水里打滚,不为官帽,只为老百姓能吃上饱饭。   老百姓心里那杆秤不偏,谁嘴上喊得响,谁脚下有泥,一看便知。   现在的兰考公路笔直,渠沟清亮,曾经的盐碱地成了高产田,年年有余粮,县里修了农业展览馆,里面摆着当年的老铁锹、芦苇格,还有张钦礼年轻时的黑白照片。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