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主席对杨成武说: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要饭回到了延安,陈昌浩要饭回到

运赛过去 2025-10-14 11:49:10

1967年,毛主席对杨成武说: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要饭回到了延安,陈昌浩要饭回到了老家,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967年夏天,毛泽东南巡途中,身边跟着杨成武,这位当时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负责警卫和联络工作。闲下来时,毛泽东聊起十大元帅,顺口提到徐向前,就抛出这么一句。话里藏着深意,点出徐向前和陈昌浩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差异。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陈昌浩是政委,两人搭档多年,本该并肩作战,可西路军那场惨败后,他们的路子就分道扬镳了。这不光是个人际遇的差距,更反映出对组织、对革命的站位不同。 先说红四方面军的来龙去脉。那是上世纪30年代初,鄂豫皖根据地风起云涌,张国焘任军委主席,陈昌浩管政治工作,徐向前抓军事指挥,三人组成了核心。张国焘野心不小,仗着部队人多势众,常和中央顶牛。陈昌浩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回国,1927年入党,1931年到鄂豫皖,很快就升到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次年当上总政治委员。他负责思想教育和干部培养,帮着张国焘稳固内部。徐向前1901年生在山西五台,早年黄埔军校毕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次年入党,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带兵打仗稳扎稳打,指挥过多次反围剿,部队从几千人扩到八万。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建立根据地,徐向前在嘉陵江战役中亲自部署渡江,部队渡过江面,站稳脚跟。张国焘主导战略,常南下北上折腾,陈昌浩跟着执行,徐向前则在战场上执行命令,劝和没少劝,但南下路线一错,部队就遭了大罪。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张国焘兵多,搞分裂,中央要北上建川陕甘根据地,他偏要南下。毛泽东等率右路军悄悄北上,徐向前听说后,对追击的将领说没道理红军打红军,就没追。陈昌浩作为政委,没挡住张国焘,还联名提要求。徐向前南下是迫不得已,边走边劝团结,可路线错,部队从八万锐减到四万。朱德、刘伯承、贺龙他们劝,张国焘才北上。1936年8月,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宁夏计划泡汤后,中央组西路军,红四方面军总部、30军、一方面军5军9军,共两万多人。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副主席兼总指挥。西路军西渡黄河,目标打通苏联通道,缓解陕甘宁压力。 西路军一出祁连山,就陷进泥潭。马步芳、马步青骑兵围追堵截,部队在永登、古浪、河西走廊苦战三个月。指挥上问题不少,中央指示变来变去,西路军进退两难。装备差,没群众基础,张国焘余孽影响还在,陈昌浩战略战术失误,政治工作跟不上。徐向前在战场上提意见,但陈昌浩有包袱,上级管得死,他俩决策拖沓。部队从两万打到剩三千,1937年3月14日,在肃南石窝山开最后会议,编三个支队分散突围。陈昌浩宣布离队回陕北汇报,徐向前同意。突围后,两人成光杆司令,途中遇湖北老乡但复三,吃顿饱饭。次日,徐向前收拾行囊要一起回延安,陈昌浩推说病了,不去。 徐向前一个人讨饭东返。过黄河,翻六盘山,风餐露宿,瘦得不成人样。到延安时,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延安正批张国焘,他心里有数,先回组织再说。毛泽东没批他,还安慰一番,安排休养。不久,徐向前当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继续干革命。陈昌浩病是真,但更多是怕张国焘牵连。他和但复三回湖北老家,见过家人,才1937年8月去延安。回陕北没多久,胃溃疡重,批准去苏联治病。从此,他漂泊国外十三年。 陈昌浩1939年8月随周恩来去莫斯科,住院治胃。出院后申请回国,没批。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被送偏远小镇,干采石场苦力,差点饿死。战后,在孙中山书籍出版局译书,译过《近代世界革命史》《列宁全集》。多次写信求回,1952年才批准。回国到天津,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译马列著作,整理资料。1952年和1962年,两次见原红四方面军干部,他承认西路军失败责任自负。陈昌浩晚年低调,1967年7月30日在北京病逝,年61岁。官方后来平反,说西路军失败有历史原因,非故意。 毛泽东那句话,点破本质。西路军失败,客观有敌强我弱,但主观指挥失误,张国焘分裂遗毒,陈昌浩执行不力,徐向前虽劝但没顶住。失败后,徐向前先回组织,担责往前冲;陈昌浩先回老家,避风头盘算多。徐向前把党放首位,革命继续干;陈昌浩顾虑重,错失机会。

0 阅读:1195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