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联储对外宣布了 2025年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的活动上公开表示,如果通胀出现飙升,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并再次强调实现2%的通胀目标至关重要。 这话听着温和,实则是给市场敲警钟。前几天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还说,通胀可能要到2028年才降得到目标线,鲍威尔此刻表态,明显是在呼应这种担忧。毕竟2%的目标可不是随便定的,是平衡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键线。 市场早就在猜美联储下一步动作。九月鲍威尔就提过,政策太激进或太保守都不行,现在又强调“采取行动”,潜台词就是降息别想太乐观。高盛还预警美国经济有加速风险,这要是成真,通胀反弹的压力更大。 更头疼的是数据还跟不上。之前政府关门导致九月就业报告都没发,美联储想判断经济冷暖都缺依据。纽约联储主席说政策还在紧缩,但没数据支撑,这“行动”到底怎么动,估计内部都在吵架。 2%的目标背后藏着门道。通胀太高,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值钱;太低甚至通缩,大家又不愿花钱,企业也不敢投资。可现在住房成本这类硬骨头还没啃下来,米兰理事都承认这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哪那么容易达标。 鲍威尔这态度也算左右为难。一边是市场盼着降息救经济,一边是通胀压不下去要加息。达拉斯联储主席都说降息空间小,他这话既安抚了担心通胀的人,又没把降息的门彻底关上,典型的“鹰派安抚术”。 这种模糊表态最熬人。投资者怕加息砸了股市,企业怕融资成本降不下来,普通百姓更关心物价会不会再涨。明明是美联储的政策目标,结果却成了所有人都要揪心的事儿。 说到底,2%的目标更像个理想标杆,现实里受关税、劳动力市场等一堆因素影响。鲍威尔反复强调,不如先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不然再强硬的表态,没有实际依据支撑,也只是空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美联储主席对外宣布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鲍尔森突宣布,只要通胀
【41评论】【10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