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忍,孰不可忍! 14日,一则炸裂的消息传来,荷兰动用国家机器,开始对在荷中企

康安说历史 2025-10-14 23:48:40

士可忍,孰不可忍! 14日,一则炸裂的消息传来,荷兰动用国家机器,开始对在荷中企,开启明抢模式。 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在荷兰经营的安世半导体,资产及知识产权被荷兰政府,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冻结了。 得从闻泰科技当年那笔惊天并购说起,2019 年这家中国企业花了 339 亿,办了场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把安世半导体这块 “肥肉” 收归麾下。 要知道安世可不是普通公司,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揣着 60 年的技术家底,全球功率分立器件领域能排进前三,特斯拉、比亚迪这些车企的车规级芯片都得靠它供货,说是半导体供应链里的 “硬通货” 毫不为过。 收购之后安世也确实成了闻泰的 “利润奶牛”,2024 年光它就贡献了 147.15 亿营收,占了闻泰总营收的 16%,净利润更是飙到 22.97 亿,毛利率高达 37.52%。 到 2025 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营收还在涨,78.25 亿的收入撑起了闻泰 90% 以上的利润,为了聚焦这块核心业务,闻泰甚至在 2024 年底把亏损的 ODM 业务以 43.89 亿卖给立讯精密,等于把身家都押在了安世身上。 可谁能想到,真金白银买的资产,说被冻结就被冻结,荷兰这操作简直比抢银行还利落。 荷兰政府的动作快得蹊跷,9 月 30 日刚下部长令,要求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人员全都不准动,有效期一年。 第二天,安世的三个外籍高管就跟着发难,首席法务官、CFO 和 COO 联手向法院申请紧急措施,更离谱的是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连庭审都省了,当场就暂停了闻泰老板张学政的职务。 10 月 7 日的裁决更狠,直接派了个外籍人士当非执行董事,手握决定性投票权,还把安世的股份除了 1 股全托管给第三方,等于直接剥夺了闻泰的控制权。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说是 “有预谋” 都算客气的,分明是政企联动演了出夺权戏码。 最讽刺的是荷兰拿出来的理由,张口闭口 “国家安全”,可安世做的是车规级分立器件,不是什么能造原子弹的高端技术,全球客户超过 2.5 万个,产品一万五千多种,每年还新增八百多种,要是真有 “安全风险”,早几年怎么不说? 说白了这就是借题发挥,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2024 年底美国刚把闻泰加进实体清单,2025 年 9 月底又出了个 “50% 规则”,只要母公司被管制,子公司也得跟着遭殃,安世是闻泰 100% 控股的子公司,自然成了靶子。 荷兰这时候跳出来,不过是帮美国执行管制,还顺便把自己包装成 “供应链守护者”,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更可笑的是他们用的法律依据,竟然是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这法案本来是管面包、燃料配给的,现在拿来对付半导体企业,还是头一遭。这种把老古董法律当 “尚方宝剑” 的操作,哪里还有半点欧盟标榜的 “市场经济” 样子? 其实这也不是西方第一次搞这套了,2022 年英国就逼着安世卖掉纽波特晶圆厂,理由也是 “国家安全”,2023 年荷兰审查安世收购初创公司 Nowi 时就百般刁难,只不过这次更直接,从 “审查” 升级成了 “强占”。 荷兰自己心里门儿清安世有多重要,它的晶圆厂在德国、英国,封装测试厂遍布中、马、菲,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都指着它。可即便如此,还是要跟着美国起舞,完全不管这么做会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搅得多乱。 要知道中国可是 ASML 的大客户,荷兰靠着卖光刻机在华赚得盆满钵满,转头就对中企下黑手,这种又要赚钱又要砸锅的操作,简直是把 “双标” 刻在了骨子里。 闻泰现在虽说还能拿分红,但控制权没了,339 亿的并购款眼看要成 “沉没成本”,这跟直接抢钱有什么区别? 说到底,荷兰这波操作看似抢了个企业,实则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后哪家中企还敢放心去荷兰投资?所谓的 “投资避风港” 名声,经这么一折腾怕是要彻底碎了。 而那些跟着起哄的外籍高管,看似抢了权,可一旦企业失去中资支持,没了后续投入,迟早得陷入困境。这出 “明抢” 大戏,最后恐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只是可惜了安世这棵 “摇钱树”,平白无故成了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