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花园里,听几位老邻居闲聊,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孩子“啃老”上。

枫叶漫天 2025-10-15 19:09:56

前几天在小区花园里,听几位老邻居闲聊,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孩子“啃老”上。 李婶叹口气说:“我家那小子,都三十了,换工作空档期就在家躺着,吃喝我们的。说他两句,他比你还委屈,你说这该不该支持?” 对门的张叔接过话:“有能力就帮呗,就这么一个孩子,不给他给谁?像我们这种普通退休工人,没那个条件,想让他啃,他也啃不动啊!” 这话引得大家一阵苦笑。是啊,“啃老”这个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该”或“不该”能说清的。它背后,是家家一本难念的经。 一、“有能力就让他啃”?也许你是在剥夺他独立的能力 我们这代人,多少都吃过苦,总想着不能再让孩子受我们当年的罪。手里有点积蓄的,孩子买房凑首付、买车、甚至养孙子,都往外掏钱,觉得理所应当。 可我一位当了40年教师的老同事王老师,说了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 “这不像给孩子交学费,那是投资未来。无底线地给钱生活,这叫‘包养’。你以为是爱,其实是在悄悄剪断他飞翔的翅膀。一个成年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需要父母托底,他这辈子也很难体会到靠自己站起来的那种尊严和成就感了。” 这话听着有点狠,但细想真是这个理。暂时的困难,拉一把是亲情;长期的依赖,那就是害了他。 二、“没条件,想啃也没得啃”?或许这才是孩子的福气 像张叔这样“没条件”的家庭,反而逼着孩子早早学会了担当。 张二娃侄子就是个例子。他哥嫂都是普通工人,帮不上什么忙。侄子大学毕业后,买房、结婚,全是自己一手操办。开始几年确实辛苦,但你看他现在,走路带风,说话有底,因为今天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挣来的,腰杆子特别硬。 他常跟张二娃说:“叔,当时是挺怨我爸的,但现在真感谢他们。不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有这劲儿。” 所以,有时候“没条件”支持,从长远看,反而成了推动孩子独立的唯一动力,是父母无意中给孩子的另一份财富。 三、比“支持或拒绝”更重要的,是厘清“爱”的边界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我觉得,关键不是二选一,而是分清“救急”和“养懒”。 孩子遇到真正的坎儿,比如突发疾病、短期失业,家这个港湾必须能遮风挡雨。 这时候的支持,是雪中送炭,是亲情。 但如果他把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失去了奋斗的念头,整天躺平,这就是“养懒”了。 这时候的拒绝,才是真正的爱,是让他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说到底,“啃老”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成长”和“责任”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成功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存款,而是把他培养成一个能独立面对风雨的成年人。 有时候,恰当的“狠心”,才是更高层次的爱。毕竟,我们能陪孩子一阵子,但陪不了一辈子。他的人生路,最终还是要靠他自己稳稳地走下去。

0 阅读:42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