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江苏溧阳一村民在鱼塘清理淤泥,妻子却在岸上悠闲地嗑瓜子。丈夫很生气,

哈皮的高高 2025-10-15 19:29:25

1962年,江苏溧阳一村民在鱼塘清理淤泥,妻子却在岸上悠闲地嗑瓜子。丈夫很生气,抓了1把泥丢了过去。不料,却夹着一颗“金瓜子”。夫妻俩瞬间停战,相视一笑,收拾东西往家去了。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爹伍奢当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楚平王七年,因为费无忌的谗言,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被杀。伍子胥运气好,逃了出来,一路往吴国跑。那时候他过境江苏溧阳濑水,饿得不行,碰到个浣纱的女子史贞女。史贞女爹早没了,她照顾妈,没嫁人,到三十岁还去外祖家学纺织。她把半桶面糊给了伍子胥,让他吃饱。伍子胥走前叮嘱她别说出去。结果伍子胥刚走远,史贞女就抱石头跳河了,不想泄露秘密。伍子胥到吴国帮阖闾打楚国,赢了当相国。后来他回溧阳找史贞女家,发现没人了,就让人撒三斗三升金瓜子到她跳河的地方。唐朝李白来溧阳,听到这事,写了诗赞她,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这些金瓜子埋了两千多年,后来在溧阳出土,部分在溧阳市博物馆里放着。 董法清是溧阳本地农民,1962年10月,玉米刚收完,他就去自家鱼塘清淤泥。他在塘里干活,妻子在家闲着没事,搬凳子来塘边,看他挖泥,还吃瓜子晒太阳。董法清出汗累坏了,看妻子那么闲,生气抓把泥扔过去。泥巴溅到妻子身上,她拍衣服骂他。骂着骂着,她看到地上有金色东西闪光,就叫董法清上来看。董法清以为她要打他,不肯上去。后来见她认真,就放下锄头爬上岸。他捡起那东西,用手搓了搓,两人不吵了,不管塘里的活,直接收拾东西回家。 回家后,妻子端盆清水,两人洗那金色东西,发现像金瓜子。他们不知道值不值钱,妻子说去县城问问。第二天早,董法清没吃早饭,坐头班车去县城。找了半天,进一家收旧件的店,把东西给店员看。店员瞧了瞧,说是金的,掂量后给120元。那时候工人一个月几块钱,120元等于一年工资。董法清拿钱回家,两人商量存银行,给儿子娶媳妇用。后来董法清又去挖泥,挖出第二颗金瓜子。消息在村里传开,县考古队来了鱼塘考察。董法清怕事,推工作人员,叫他们走,说鱼塘是自家的。考古队说鱼塘是他的,地下文物是国家的,私藏违法。董法清听了,就不拦了。考古队挖出十几颗金瓜子。专家研究这些金瓜子和鱼塘位置,确认是春秋时期的,跟伍子胥报恩史贞女的事相关。现在这些金瓜子在溧阳市博物馆收藏,伍子胥的故事还在当地传。 伍子胥那时候逃亡,楚国追得紧,他过溧阳濑水,真的是命悬一线。史贞女帮他,不求回报,还用命守秘密。这事记载在吴越春秋里,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说子胥走后,女子投濑水。伍子胥后来撒金瓜子,就是报这份义气。金瓜子形状像瓜子,纯金做成,埋在河底泥里。1962年董法清挖出第一颗,本是意外。妻子吃瓜子那事,本是家常小事,结果泥巴带出宝贝。两人从吵架到和好,就因为这金瓜子。去县城卖,120元在当时是大钱,够一家子过好一阵。董法清第二次挖出,又卖了。后来考古队来,董法清起初不让挖,怕麻烦,但道理说清,他就同意了。专家确认这些金瓜子跟历史故事对得上,伍子胥撒的金就在溧阳那片水域。 史贞女的事,在溧阳流传很久。她家在上吴村,史姓后裔还记得祖上故事。伍子胥撒金的地方,叫投金处,就在史贞女浣纱的河边。河两岸杨柳,河滩草地,那时候环境就这样。金瓜子出土后,证明了古书记载不是空话。董法清81岁时,还回忆过,他第一次是1962年12月,在塘下地方捡的,以为金疙瘩,卖了。第二次也卖了。文管局后来找他家鱼塘,挖出更多。总共十多颗,都上交了。现在博物馆有展出,游客能看到。伍子胥报恩这事,体现古人重义气,不像现在很多人只顾自己。 董法清家鱼塘在旧县村,那片地靠近濑水古道。金瓜子埋了两千年,河道变迁,成了鱼塘泥底。考古队发掘时,用工具仔细挖,避免损坏。专家比对古籍,吴越春秋有明确记录。李白碑铭也写得清楚,贞义女卓绝。溧阳人以此为骄傲,当地有史贞女碑。董法清挖出金瓜子,本想私下处理,结果消息走漏,上交国家。120元虽多,但比起文物价值,小巫见大巫。这些金瓜子见证历史,教育后人守信义。 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逃吴,途中遇史贞女,这段在历史上有名。史贞女投水后,伍子胥感动,发誓报恩。伐楚胜后,他带千金来谢,发现人没了,就撒金入河。三斗三升金瓜子,量不少。金瓜子小巧,易埋藏。1962年出土,证明传说有据。董法清夫妇那次吵架,意外挖出,改变了他们打算。卖钱存银行,实际没多久就牵扯考古。县里文管局行动快,保护了文物。现在溧阳博物馆收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故事。

0 阅读:133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