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冲到166.7万辆,全球销量榜稳居前十。当年现代-起亚狂销37万辆吃下22.3%份额,雷诺控股的伏尔加也卖出35万辆占21%——欧美日韩品牌像钉子户似的扎在俄罗斯车市,把本土品牌挤得只剩边角料。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俄乌冲突刚爆发那会儿,大伙都盯着欧美对俄制裁清单里的芯片、能源,谁都没留意汽车市场才是真正的“隐形战场”。2022年3月,奔驰宝马连夜撤场,大众丰田跟着关停生产线,现代起亚更绝——直接暂停向俄罗斯发新车,连售后配件都掐了。您是否想过,这些品牌撤得越急,留下的市场空白就越烫手? 当年秋天,莫斯科车展冷清得像被霜打过的菜地。可转机藏在细节里:中国品牌展台前围满了举着卢布问价的经销商。奇瑞一辆SUV标价18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3万),比撤退前的现代便宜两成,配置还多了全景天窗。更绝的是长城,直接把重庆工厂的库存车拉到绥芬河口岸,用中欧班列砸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操作像极了深圳华强北的电子贩子,专挑市场断货时铺货。 到2023年底,俄罗斯新车销量跌到69万辆,但中国品牌市占率飙到53%。宝安区的社区团购模式(通过集中采购压低终端价)被复制到俄罗斯:哈尔滨的物流商联合莫斯科批发商,把长安CS75的运输成本砍掉15%,经销商每卖一台返点3%。老广常说“执输行头惨过败家”,现代起亚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可他们的零部件仓库早被搬空了,复产遥遥无期。 但真正的变量藏在二手车市场。2024年开春,满载着日本二手车的货轮堵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这些车原本要转口到东南亚,现在全被俄罗斯中间商截胡。秋明市的修车厂老板伊万告诉我:“拆一辆丰田卡罗拉,能组三辆‘拼装车’,发动机装中国车身,变速箱用韩国旧件,成本比买新车低一半。”这就像临床医学里的替代疗法(用现有资源缓解核心短缺),俄罗斯人硬是把二手车玩成了“汽车乐高”。 普京政府也没闲着。去年9月出台新规:进口中国整车免征关税,但必须在俄罗斯设组装厂。结果三个月内,奇瑞在鞑靼斯坦共和国砸10亿美元建厂,比亚迪接手雷诺旧厂房改造电动车生产线。到今年6月,图拉州的汽车产业园里,中国工人和俄罗斯技工正对着生产线喊“乌拉”——这场景像极了2000年初苏州工业园的招商热潮。 不过隐患也在冒头。俄罗斯消费者发现,部分中国车型的车载系统突然变成俄语界面,导航地图删掉了乌克兰边境数据。更微妙的是,白俄罗斯产的“贴牌中国车”开始流入市场,价格比正品低8%,但质保期缩水一半。您是否想过,当市场份额被快速抢占后,品质管控和售后服务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灰犀牛”? 老广常说“趁热打铁要防烫手”。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崛起不是偶然——当供应链危机撞上本土产能塌方,谁能快速响应、精准卡位,谁就能吃下红利。但这场战役远没到终局:欧洲品牌正在土耳其重建供应链,准备曲线重返俄罗斯;日本车企琢磨着用二手车置换绑定长期客户。这场汽车市场的“诺曼底登陆”,比的不仅是价格战,更是供应链韧性、本地化适配和风险预判的综合较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21年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冲到166.7万辆,全球销量榜稳居前十。当年现代-起亚
花中闲逸赏花
2025-10-16 09:06:42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