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预计2025年1月至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突破1亿吨,超过此前2023年全年创下的最高记录。预计2025年全年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达到1.1亿吨。 巴西能有这样的成就,那都是靠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作出来的。2018年贸易摩擦一开始,美国就给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自然反手反制,美国大豆瞬间失去了价格优势。 3月份的市场数据最直观,美国大豆到岸价飙到11314元/吨,而巴西大豆才9183元/吨,差价快两千块,换谁都知道该买哪家。 更别说这关税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中国买家根本不敢和美国签长期合同,2025年和美国出口商的长期合同量直接降了30%,转头给巴西的订单涨了45%。 原来靠美国大豆当家的日子早过去了,2016年美国大豆还占着中国进口的四成份额,到了2024年直接腰斩到22.8%,2025年更绝,从5月开始就没再从美国买过一粒豆子,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美国自己把市场拱手让人。 中国之所以能稳稳接住巴西这波供应,根本上还是刚需摆在那。虽然2024年国内大豆产量涨到2065万吨,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架不住畜牧业和食用油加工的需求暴涨,每年进口量都得维持在亿吨以上,自己种的这点连零头都不够。 而巴西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不仅一年能收三季大豆,产量还稳定增长,2024/25年度就算调降后也有1.659亿吨,供应能力比美国扎实多了。 更关键的是巴西给的态度够实在,不像美国动不动就拿贸易当筹码,双边政策稳定,企业采购不用担惊受怕,这种踏实感比啥都重要。 但这事儿远不止“买豆子”那么简单,中巴早把买卖做成了共生共荣的生态圈。先说物流这关键一环,以前巴西农产品运出来全靠卡车堵高速,桑托斯港每天两千辆卡车堵20英里是常事,港口运力早超了安全上限。 中粮直接下场砸钱,花2.85亿美元在桑托斯港拿下STS11码头25年经营权,把三个公寓楼大的筒仓建起来,年出口能力从450万吨干到1400万吨,之前靠第三方码头多花的15%成本直接省了。 不止这一个点,招商局2018年就收了巴西第二大的巴拉那瓜港,中国交建把航道挖深拓宽,让10万吨级的大船能直接靠岸,中国中铁还在修铁路连接农业腹地和港口,就是要把“上菜”的通道彻底打通。 农业合作更是挖到了根上,现在连豆子怎么种都得讲究“零毁林”。中粮去年就把首单“零毁林”大豆运到了天津港,这些豆子的种植地都经过严格监测,连巴西农场主马科斯・卡马戈都算过账,跟着中国的标准种,不仅能卖上价,还能拿国际认证。 为了这事,中粮从2019年就开始给巴西农场画风险地图,建可追溯体系,现在直接采购的大豆100%能查到源头,还制定了自己的负责任农业标准,连欧洲饲料商都说认。 像吉赛尔那种种了1000公顷大豆的农场主,跟中粮合作十几年,就是认准了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不是一锤子买卖。 金融上的绑定更扎实,1900亿本币互换摆着,做生意不用再看美元脸色,结算起来又快又稳。巴西总统卢拉都主动要对接“一带一路”,交通部长更是敞开了欢迎中国投资基建,毕竟中国投的不是虚钱,是能让巴西农产品卖得更快更远的真家伙。 反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农业专员都急了,说把市场让给了巴西,可这哪是别人抢的,分明是自己用关税大棒打跑的。 现在这格局已经很清晰了,美国大豆陷在“滞销-降价-产业萎缩”的圈子里打转,而巴西靠着中国的需求和基建投入,把大豆卖成了“山”,中国则稳住了粮食供应链,还搞起了可持续农业。 这哪是简单的买卖,是中国买家投票投出来的市场,是美国自己作丢的机会,更是中巴一起搭起来的生态圈,缺一不可。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预计2025年1月至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突破1亿吨,超
兰亭说事
2025-10-16 15:47:57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