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军事实力未必能一直强大下去。从现状看,美国军力已停滞30多年。就像1991年冷战结束时,美国空军主力是F - 15和F - 16,如今主力依旧是它们,只是多了600多架第5代战斗机。而且,美国全球军力布局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以前美国在中东和欧洲维持强大军事存在,可随着中国崛起,亚太成了重点关注区,但军事资源有限。 说起美国军力这事儿,总让人觉得有点儿像老房子翻新,表面刷了层漆,里头骨架子还是老样子。冷战刚结束那会儿,1991年,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就是F-15鹰和F-16战隼这两款,数量加起来上千架,基本扛起了空中作战的大梁。那时候苏联刚解体,美军觉得天下太平,空军总库存有两千多架飞机,F-15和F-16占了半壁江山,执行从欧洲巡逻到中东空袭的任务绰绰有余。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到2025年,美国空军战斗机总数也就一千六百多架,F-15系列包括C型和E型加起来三百多架,F-16C型还有七百多架,这俩老将依旧是骨干力量。升级是升级了,换了些新雷达和导弹,但核心设计没大动,维护起来成本高,飞行小时数也跟不上了。空军总飞机数从高峰期的四千多缩到四千九百多,退役计划一拖再拖,A-10攻击机本该早点下线,现在还得留着应急。 新家伙事儿呢?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和F-35闪电II加起来四百多架,F-22有一百八十三架,F-35A型三百多架,勉强算多出六百架左右。但这数字听着唬人,实际用起来问题一大堆。F-22生产早停了,维修零件贵得离谱,可用率不到一半,空军总司令都抱怨过,飞不起来等于摆设。F-35更别提了,2024年才交付一百五十五架左右,软件bug一堆,2025年预算里空军要的F-35A还得靠国会批,生产线上延误不断。整个空军战斗机队老化严重,平均服役年头超过二十年,技师们忙着修补老F-16的裂纹,飞行员训练时间都压缩了。相比之下,中国空军新机型换代快,歼-20和歼-16大批列装,美军这停滞不前,空中优势慢慢被蚕食。不是说美军不行,而是这三十年,技术迭代跟不上节奏,预算总被国会砍来砍去,研发钱花在无人机和太空上,传统战斗机就这么拖着。 空军这停滞只是冰山一角,更头疼的是全球布局这摊子事儿。美国以前在中东和欧洲扔下重兵,欧洲驻军二十多万,拉姆施泰因基地坦克飞机一应俱全,中东有航母群巡波斯湾,稳得一批。伊拉克战争那会儿,美军高峰期十五万兵力,基地帐篷林立,补给线拉得老长。但中国经济军力蹿升后,亚太地区成了烫手山芋,华盛顿喊了十几年“转向亚洲”,奥巴马时代就定调,现在拜登和特朗普政府还接着推。2025年国防预算里,亚太投资占大头,关岛和菲律宾基地扩建,导弹棚架一个个立起来,海军舰艇从地中海调南海,试图堵住第一岛链的缺口。问题是,资源就这么多,钱、船、兵力总共就那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玩不转。 拿中东来说,本想抽身,结果加沙冲突一闹,航母又得回去值班,2024年底美军在红海击落胡塞导弹,舰艇燃料补给船排长队,延误了西太的演习。欧洲呢?俄乌打着,美军援助乌克兰坦克弹药花了不少,驻德部队从高峰二十万缩到八万多,北约盟友嚷嚷要多出钱,但德国法国自己预算也紧巴巴。结果呢?从欧洲和中东撤出的兵力,运到亚太路上就折腾,后勤链拉长,马六甲海峡补给船堵塞,维修需求爆棚。海军总舰艇四百多艘,2025年计划建新驱逐舰,但造船厂工人短缺,延期是家常便饭。中国海军舰艇八百多艘,核潜艇下水快,美军这头,亚太巡逻的航母群得轮换,船员疲劳驾驶,事故率上去了。 这“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说白了就是资源捉襟见肘。美国国防预算2025年八千多亿刀,听着多,但分摊到全球九百多个基地,陆海空太空全得顾,平均下来每块儿都不够使。国会辩论时,议员们吵架,共和党要砍福利多投军工,民主党担心通胀,预算总打折。亚太重点是重点,但中国军力发展太猛,2024年国防报告说解放军导弹库存上万枚,航母三艘在建,美军长程火力得加强,可B-21轰炸机才刚首飞,数量少得可怜。盟友这边,台湾地区防务部买了F-16升级版,日本韩国增购导弹,但他们自己的工业基础弱,依赖美国补给,一打仗后勤就卡壳。 这布局问题还牵扯战略优先级。美国以前是全球警察,到处灭火,现在想专注大国的较量,可中东欧洲的火没灭干净。2025年,伊朗核问题又起,欧洲能源危机拉扯北约,美军得两头跑。转向亚太的计划,本意是建“分布式作战”,把兵力散到小岛上,避开中国反舰导弹,但实际执行,菲律宾和关岛基础设施跟不上,雨季一到道路泥泞,装备运不上山。海军的“太平洋威慑倡议”投了上百亿,建了新码头,可中国在南海填岛建基地,雷达覆盖全,美军舰艇靠近就得冒风险。欧洲盟友抱怨,美军抽兵太多,波罗的海巡逻得他们自己扛,俄罗斯坦克在边境晃荡,安全真空一留,北约内部就闹心。
中美开战,中国沿海被炸咋整?戴旭上校一句话让大伙安心:中美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