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大叔相亲提“搭伙3条规”:每月7千生活费,大钱别找我!女方摔门就走,评论吵翻了 家人们,单身群里的张大哥最近快愁秃了——56岁离异,手里两套房一辆车,月入五位数,按理说在中老年相亲市场是“香饽饽”,结果前阵子相亲,饭刚上齐他把要求一摆,女方直接拎包走人,留下他对着一桌子菜发呆。 我赶紧追问细节,张大哥叹着气说,对方是群里朋友介绍的,52岁退休教师,看着温温柔柔,俩人刚聊了两句孩子,他就觉得“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毕竟这十年相亲踩过的坑不少,怕再出矛盾。 他清了清嗓子,把那三条“搭伙规则”给我复述了一遍,听得我手里的瓜都差点掉了。第一条是“经济分明”:他每月给7000块生活费,涵盖买菜做饭、水电燃气这些日常开销,但女方要是遇到买房、给子女填窟窿这种“大钱”,别找他开口,各自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将来也留给自己孩子。 第二条更直接:“家务分工”。他早上要去公园打太极,中午在单位吃,所以早饭和晚饭得女方负责做,衣服各洗各的,家里卫生轮流打扫,“我可不当甩手掌柜,但也不能把活儿都推给她”。 第三条才是引爆点:“搭伙不领证”。张大哥说怕将来财产扯不清,先搭伙试一年,合得来就继续,合不来好聚好散,生病的话互相搭把手照顾,但重大医药费得找各自的子女报销。 他话刚说完,女方手里的筷子就放下了,问了句“张大哥,您这是找伴儿呢,还是找个管饭的合租室友啊?”见他还较真说“这叫提前规避风险”,女方直接起身:“您这规则太清楚了,我配不上,您另找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连服务员递来的打包盒都没要。 张大哥特委屈:“我这不是实在吗?现在老人搭伙多少因为钱闹掰的?我提前说清楚,总比将来翻脸强吧?7000块生活费不少了,她还想啥?” 这话一出,群里直接炸了锅。有帮张大哥说话的,说现在中老年婚恋就得“先小人后君子”,之前有大叔没说清财产,搭伙三年被女方子女逼着分房,最后闹上法庭多不值;但更多人觉得张大哥太拎不清,有个大姐怼得特直接:“你要的是‘生活合伙人’,人家要的是‘晚年伴儿’,根本不是一回事!” 其实这事还真没法简单说谁对谁错。张大哥的顾虑不是没道理,这年头中老年搭伙,财产、医药费、子女关系确实是雷区,提前约定清楚能少很多麻烦。就像我楼下李叔,当初没说清生活费,搭伙老伴总说他藏私房钱,没半年就散了,见面都不说话。 但问题出在哪儿呢?他把“规则”摆得太靠前,却忘了相亲的核心是“找伴儿”。50多岁的人找对象,图的不就是生病有人递杯水,晚上看电视有人说说话吗?张大哥开口就是钱、分工、不领证,把感情里该有的温度全给筛没了,听着不像找老伴,倒像在招“带做饭服务的租客”。 再说那7000块生活费,看着不少,但前提是女方得包揽三餐、分担家务,还得接受“大钱不管”的条款,这跟雇个住家保姆有啥区别?之前有个56岁阿姨相亲,男方说每月给5000搭伙试三个月,阿姨一开始也觉得像雇人,后来男方主动买菜做饭、送鲫鱼,才慢慢打动她。张大哥倒好,没点温情铺垫,先把“条条框框”甩脸上,换谁都得不舒服。 反观女方摔门走,也不是脾气大。这个年纪的人,早就过了“为钱凑活”的阶段,更在意的是被尊重、被在乎。你连证都不想领,连对方的急难愁盼都不管,还谈啥“互相照应”?就像评论区有人说的:“搭伙不是签合同,规则得有,但真心更得有。” 想起之前有个相亲故事,男生第一次见面就提AA制,两顿饭210块非要女生转100,女生直接拉黑了他。张大哥这事儿其实是一个理:不管多大年纪相亲,太算计反而会把真心推走。中老年婚恋里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规则锁出来的,而是靠平时的关心攒出来的。 张大哥现在还在群里吐槽“现在的女人太物质”,可他没明白,女方走不是嫌钱少,是嫌他没给感情留位置。搭伙过日子,规则是地基,但真心才是房顶,光有地基没有房顶,再结实也挡不住风风雨雨。 你们说这事儿到底谁有理?要是你相亲遇到提这种“搭伙规则”的人,会留下来聊还是直接走?评论区聊聊,让张大哥也听听大伙儿的理!
这事情真是太有趣了!把全网的网友都笑不活了。近日,一重庆男的去相亲,一听女方是二
【184评论】【1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