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5年,八路军在公路上伏击日军,由于敌人太多,排长便下令撤退。一个小

千浅挽星星 2025-10-18 17:49:14

[微风]1945年,八路军在公路上伏击日军,由于敌人太多,排长便下令撤退。一个小战士却因瞄准的太投入没听到,眼瞅日军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小战士低声问道:“排长,鬼子上来了,我开枪了!”   1945年3月的山东崖下村,赵友金趴在阵地上,枪托抵着肩膀,眼睛死死盯着远处的日本兵,完全没听见排长那声撤退的命令。   等他回过神来,战友们已经退到了两百米开外,只剩他一个人,面对着黑压压一片、足有两百多号人的日军中队,这站起来跑就是活靶子,趴着不动也是等死,处境十分危险。   赵友金落到这个境地,和他对子弹的格外珍惜有关,1944年,还是孩子的赵友金受在解放区工作的父亲和四叔的影响,一腔热血就跑去参了军。   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新兵入伍,折腾了俩月后勤才调入战斗部队,发到手的家当就一杆破枪,外加十发子弹。   班长告诉他,就这点存货,以后想补充,全靠自己从敌人手里缴获,从那天起,这十颗黄澄澄的子弹就成了他的命根子,每天晚上他都要把枪擦得锃亮,再把子弹一颗颗掏出来,数一遍心里才踏实。   这种对子弹的执念,很快就在战场上变成了要命的毛病,在源河镇北山,他负责掩护老百姓过河,日军就在河对岸。   他举着枪瞄了半天手指头都僵了,就是不舍得扣扳机,他怕打不中,白瞎了这宝贝疙瘩,旁边的排长王贵升可没他这闲工夫,几下就把自己的子弹打光了。   回头一看赵友金还在那“犹豫”,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他的枪,砰砰就是几下,打完,还把他身上剩下的子弹全没收了。   战后王排长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你小子留着子弹不下蛋啊?”赵友金委屈地解释,子弹太少了,舍不得。   排长安慰了他几句,又重新补给他十发,但话也说得很明白:战场上该开枪时不开枪,子弹留着陪葬吗?   说实话,这也不全怪他,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在柳家店子据点,伪军直接投降了,一枪没放就收了场,后来在汪湖打伏击,连长也下了死命令,步枪少开火,靠手榴弹和刺刀解决问题。   那场白刃战,他们三四个人对付一两个日本兵,硬是靠拼刺刀拿下了阵地,赵友金也是在那次和战友配合着,第一次用刺刀捅死了一个敌人。   这两次经历让他觉得:胜利不一定非得靠开枪,拼刺刀更“省钱”。   可今天,在崖下村,这套“节省子弹”的想法根本行不通,退是死,守也是死,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突然想通了,省下来的子弹现在不用也没什么意义,不如拉几个垫背的。   死前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他不再犹豫,瞄准那个一直在视野里的日本兵果断扣动了扳机,枪响了,敌人应声倒地,日军阵脚一下就乱了纷纷趴下找掩护,就趁这个空档,赵友金拉动枪栓再次开火,又放倒一个。   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他拔腿就跑,拼了命地追赶大部队,听完他的汇报,王排长拍着他的肩膀乐了:“你小子,总算舍得开枪了!”   这一枪彻底打通了赵友金的任督二脉,他明白了子弹不是用来攒的,是用来换命的,从那以后,他成长为一名枪法和格斗技术都顶尖的战士,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战功累累。   1955年全军授衔,28岁的赵友金被授予大尉军衔,那一年,距离他拿到那珍贵的十发子弹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信源:光明网 太行深处的红色记忆: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与前方鲁艺,触摸革命先辈...

0 阅读:11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2
2025-10-18 18:09

当老前辈看到9.3阅兵,一定会热泪盈眶的。解放军告别了缺粮少弹的时代,海陆空全面发展保家卫国有底气!!!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