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后,傅崇碧陷入昏迷,醒来后忍不住流着泪对彭老总说道:我要兵! 195

夏目君 2025-10-19 19:07:01

铁原阻击战后,傅崇碧陷入昏迷,醒来后忍不住流着泪对彭老总说道:我要兵! 1951年5月21日,第五次战役中执行完进攻任务的志愿军各部队,在彭总的命令下开始撤退。与此同时,美军注意到了志愿军的动向,认真分析过志愿军的火力配置后,李奇微决定发起反攻。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弈,李奇微迫切希望能将志愿军的主力困在三八线以南。彭总则是希望部队能尽快北撤休整,虽然双方的目的不同,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铁原。 铁原是朝鲜半岛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这里也是半岛的交通要道,它正位于半岛肚脐眼上。由于此地是南北的交通枢纽,有3条重要铁路在此交会,再加上这里又是盛产稻米的地方。 因此,志愿军将铁原作为补给线的枢纽,李奇微早已意识到铁原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他必须尽快打下铁原。彭总也注意到了美军的行动,为了保障前线部队能顺利北撤,铁原一定不能落到美军的手里。 很快,志愿军就得到了消息,李奇微派出了多支部队,正朝着铁原地区扑来。好在彭总提前有准备,让65军在涟川一带执行阻击任务,延缓敌军的行动。 与此同时,彭总急调傅崇碧的63军驻守铁原。在这期间,前线的消息被不断送到司令部,彭总得知65军的阻击战打得非常艰难,一些阵地甚至部队整个建制都被打光。 靠着65军的顽强阻击,63军及时来到了铁原布防,可傅崇碧的部队情况并不太好。在这之前,63军已经连着打了一个多月,部队从突破临津江开始就没怎么休整过,人数也从入朝时候的3.2万,减少到了不足2万人。 可63军已经是19兵团手上为数不多的生力军了,眼下形势严峻,彭总索性直接越级联系了傅崇碧,告诉他一定要坚守铁原。随后,彭总又跟19兵团司令杨得志表明了态度,哪怕63军打到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铁原15天以上。 就这样,残酷的铁原阻击战开始了,63军面临敌人的精锐。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4个师4.7万人,敌人拥有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 依靠着兵力与火力的优势,范弗里特立即组织部队对铁原发起猛攻。当时,傅崇碧针对铁原地区的特点,带领部队在涟川、铁原之间筑起一道防线。他判断敌人会从西面公路方向发起猛攻,于是将兵力重点布置在西线。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非常正确,1951年6月1日,范弗里特的部队在火炮的掩护下,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猛攻。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甚至他们投下的汽油弹几乎把铁原南面山地上的森林都烧光了,铁原南面半个天空都被染成了红色。 面对敌人的进攻,63军的187与189师誓死不退,187师在涟川山口等地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还打退了美第1骑兵师的进攻。而战况最激烈的189师,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将全师拆成几百个小组,分别驻守不同的阵地。 靠着这种分散式的打法,他们成功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可敌人也没有放弃,不断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大量的阵地反复易手,双方陷入了拉锯战,见此情景,范弗里特十分恼火,他立即投入了更多的炮火,不断冲击着志愿军的阵地。 双方一连打了几天,63军的情况已经非常危险,189师靠着搏命式的打法挡住了敌人,可这样的消耗让杨得志,傅崇碧都非常心疼。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担任预备队的188师提前投入战场。可188师之所以担任预备队,是因为在前面的作战中它的损失比其他两个师都要大。 眼下,傅崇碧手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只能把3个师都派上去硬扛。好在,杨得志调整思路,让63军不要死守,采取机动性防御阻挡敌人。 傅崇碧这才能够喘口气,他立即改变打法,指挥前线部队且战且退,敌人则紧追不舍,双方又在高台山等地爆发激战。 战况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的飞机一日之内出动了700多次,投下的炸弹多得数不过来。63军在傅崇碧的指挥下死死挡住了敌人,可他们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 打到最后,当得知敌人有部队在铁原东侧活动的时候,傅崇碧手上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团级作战单位了。最终,傅崇碧等到了彭总的撤退命令,铁原阻击战正式结束。 战后,傅崇碧陷入了昏迷之中,当他醒来见到彭总的时候,他流着泪对彭总说道:“我要兵。”63军在铁原阻击战一连打了12天,成功歼敌1.5万人,并顺利守住了铁原。 可他们的损失也空前惨重,189师撤下来的时候,全师就只能编成一个团,全军打到最后,傅崇碧手上连哨兵都没有了。 听到傅崇碧的要求后,彭总立即拍板给63军补充2万多人,正是靠着他们的坚守,才拯救了志愿军其他部队,这支铁军无疑是第五次战役中的头号功臣。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夏目君

夏目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