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照相又出新闻了! 你看,马克龙在会见拉脱维亚美女总理时,站姿就是不一样,不但与美女总理肩并肩,而且,两人的身体还紧紧挨在一起,无缝衔接。 这一亲切友好的会见站姿,连一旁的卫兵都不好意思了,他借着其他领导人进来的机会,立马转过身去,敬礼,装作完全没有看见的样子! 先说说这位拉脱维亚总理——卡娅·卡林娜,可不是普通的“美女政客”,46岁的她是波罗的海三国里最年轻的领导人,也是拉脱维亚首位女总理,去年刚上任就因为强硬的对俄立场和利落的行事风格圈了不少粉。这次两人见面,可不是单纯的“寒暄唠嗑”,是欧盟-波罗的海国家峰会后的闭门会谈,核心聊的是能源安全和对乌援助,属于典型的“政治会面”,可马克龙这站姿,直接把严肃的外交场合,聊出了“老友叙旧”的亲切感。 懂点外交礼仪的都知道,国家领导人见面,肢体距离是有讲究的——一般正式场合得保持1.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既礼貌又不失庄重。可马克龙倒好,不仅跟卡林娜肩并肩贴得严丝合缝,胳膊肘都快碰到一起了,连两人的西装袖口都快叠在一块儿。要知道,他跟其他男性领导人见面时,就算是亲密如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会刻意留半个拳头的距离,唯独这次,是真没“见外”。 最逗的还是旁边那卫兵,估计是按流程得全程保持立正姿势,可这两人贴得太近,他站在旁边跟“电灯泡”似的。刚好这时有其他国家的代表推门进来,卫兵立马抓住机会,“唰”地转过身去敬礼,眼睛盯着天花板,那模样,活像怕撞见长辈说悄悄话的小辈——既守了礼仪,又巧妙避开了“尴尬”,这反应,估计事后得被同事调侃好几天。 其实马克龙这“不拘小节”的外交风格,早不是第一次引发讨论了。之前跟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见面,两人勾肩搭背拍合照,被网友笑称“像刚赢了球的队友”;跟默克尔当政时,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拥抱、拍背,打破了德国政客一贯的严肃画风。但这次跟女总理贴这么近,还是头一回——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开玩笑说“马克龙是不是忘了这是镜头前”,也有欧盟官员出来圆场,说“这体现了欧盟内部的‘家人感’,毕竟波罗的海国家是欧盟东部的‘前沿’,这种亲近是信任的表现”。 可细想一下,这站姿背后,未必全是“个人习惯”。拉脱维亚作为中东欧国家,一直是欧盟对俄制裁的坚定支持者,也是能源危机里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马克龙这两年一直在推动欧盟内部团结,尤其是想稳住中东欧国家的立场——用这种“零距离”的站姿,既是传递“我们是一伙的”的信号,也能让卡林娜在国内显得“有欧盟大佬撑腰”,属于妥妥的“政治肢体语言”。 只不过这画面实在太有反差感了——一边是聊得严肃的能源、安全议题,一边是贴得近到能共用一件外套的站姿,再加上卫兵那“假装看不见”的小细节,硬是把一场外交会见,变成了网友热议的“名场面”。有人觉得这样的外交更接地气,有人觉得正式场合还是该保持分寸,吵来吵去,倒让更多人记住了这场原本低调的会谈。 说到底,马克龙这“出新闻”的站姿,既是他个人性格的流露——不喜欢刻板的外交套路,也藏着欧盟政治的小门道。只不过下次再这么“亲近”,可得提前跟旁边的卫兵打个招呼,省得人家又得急着找机会“转身”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在美国回来以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了话。在通话中,泽连斯基向马
【1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