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但在实战中,这些武器到底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俄罗斯军事专家盯着屏幕上中国东风-17导弹的试射视频,眉头紧锁:性能数据碾压美国同类,可真刀真枪上阵,会不会掉链子?这个疑问像战场上的烟雾弹,遮住了中国军工的耀眼光芒。055大驱的火力配置亮瞎眼,却藏着实战的隐忧。到底,这些利器能在风云变幻中杀出重围吗?
俄罗斯专家伊戈尔·科罗特琴科直言不讳,中国不少装备在规格上已经甩开美国对手一大截。 他是国家防御杂志的主编,对全球军备门儿清。尤其是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远、机动性强,测试数据一摆出来,就让人觉得稳稳的领先。相比美国那边的AGM-183A项目,中国这玩意儿部署得更快,实战潜力更大。 再看055型驱逐舰,排水量上万吨,垂直发射单元多达112个,火力覆盖海空两域,远超阿利·伯克级的配置。 这些进步不是天上掉馅饼,全靠自主创新,一步步夯实工业基础。
俄罗斯专家的眼光毒辣,他们不光看数据,还戳中要害。中国这些新式武器牛是牛,可有个共同毛病:实战检验少。科罗特琴科就点明,东风-17参数亮眼,但没在大规模冲突里过招,谁知道遇上干扰会不会打折。 瓦西里·卡申也说,中国海军现代化节奏快,055大驱是典型,可系统融合得靠真刀真枪的磨合。 美国和俄罗斯的部队,早就在中东、乌克兰这些地方反复调试装备,导弹偏了调一调,通讯断了补一补。我们这儿呢,和平发展是主流,军队没赶上大仗,这短板搁谁身上都得认。
东风-17这家伙,2019年国庆阅兵上首次亮相,滑翔体速度超10马赫,能变轨躲拦截。 美国那边高超音速项目拖拖拉拉,2024年报告显示,他们还落后一大步。 中国导弹部队列装后,常态化训练拉满,戈壁里反复验证精度。可专家担心,复杂电磁环境下,数据再准也得看体系支撑。情报共享慢了点,后勤跟不上,效果就打折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教训摆在那儿,高科技武器一上阵,稳定性成了硬骨头。
055大驱更接地气,2017年首舰开工,2020年服役,现在舰队里好几艘在编。 它整合相控阵雷达、鹰击导弹,远洋护航能力强,亚丁湾护商队时表现稳当。 比起美国驱逐舰,055的多任务适应性更好,建造速度也快。卡申在分析中提,中国海军从近海转远洋,这步棋走得对。 但实战里呢?饱和攻击一来,指挥链条得经得起考验。俄罗斯专家说,单艘舰再猛,也得嵌入整体作战网,不然孤掌难鸣。
中国军工这路子,大家都服气。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靠自力更生,歼-20、量子雷达这些前沿玩意儿一个个冒头。 俄罗斯人看重中俄合作,卡申就说,双方战略伙伴,技术交流互补。 可他们也提醒,和平时期积累深,和平也意味着少实战。2024年美国国防部报告承认,中国高超音速领域领先,但部署规模和经验是差距。 这话听着扎心,却也点醒人:强军不是光比参数,得练真功夫。
军队这些年变了样,演训越来越贴实战。陆海空联手,红蓝对抗拉强度,查短板补弱项。 东风-17在模拟干扰下调参数,055在多波海况练编队。俄罗斯专家认可这路子,科罗特琴科说,中国威慑力足,和平外交是底气。 出口装备也证明实力,歼-10在巴铁空域用得好。 一步步来,体系成熟了,参数就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