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这波操作算是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了,10 月 18 日下午直接发声明跟荷兰安世切割,还特意强调工资照发,这事儿办得通透,一点毛病没有。要是仔细捋捋前因后果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临时起意的仓促决定,而是闻泰科技早有准备的精准应对。 首先得把这几家公司的关系掰扯明白,不然容易绕晕。咱们说的荷兰安世,全名叫安世半导体,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以前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后来被闻泰科技花了三年时间拿下了 100% 的股权,是实打实的全资子公司。 而安世中国呢,虽然表面上看着是直接受荷兰安世领导,但它本质上是扎根中国的独立运营主体,有自己的法人资格。这层关系就很关键,为后来的切割埋下了伏笔。 那好好的荷兰安世怎么就被 "抢走" 了?说穿了还是地缘政治闹的,幕后推手其实是美国。早在 2024 年 12 月,闻泰科技就被美国列进了 "实体清单",到了 2025 年 9 月,美国又把清单扩大到控股 50% 以上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直接躺枪。 美国还逼着荷兰政府给安世换 CEO,说不换掉就别想拿豁免资格。荷兰政府一边怕被美国拉黑名单,一边想强化所谓的 "欧洲属性",干脆就动了手。 9 月 30 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先下了部长令,把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人员全都冻结了,有效期一年。紧接着 10 月 1 日,荷兰安世的三个外籍高管突然发难,向当地法庭提交紧急申请,没等开庭就先把CEO 职务给暂停了,还把闻泰持有的股份(就留了 1 股)托管给了第三方。 10 月 7 日法庭裁决下来,更是直接派了个外籍董事来掌决策权,等于闻泰暂时丢了管理权,虽说经济收益权还在,但控制权确实被架空了。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明摆着是借着 "国家安全" 的由头,硬抢中资的资产。 但荷兰政府千算万算,漏了安世中国这个关键角色。他们可能以为冻结了全球主体就能一网打尽,却忘了安世中国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独立法人。安世中国在声明里说得很明白,公司有独立的法人人格,法定代表人说了算,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 闻泰科技这步棋走得也够稳。早在荷兰动手初期,公司就发声明坚决反对商业政治化,说荷兰是 "过度干预",还点出那些外籍高管是 "借政治压力夺权"。一边找国际律所准备法律救济,一边对接政府部门争取支持,同时还稳住了供应商和客户,生产销售没断档。 现在安世中国站出来切割,其实就是把之前的准备落到了实处 —— 既然荷兰安世被托管了,那干脆就让安世中国彻底独立,把核心资产和业务保住。 有人可能担心切割后安世中国能不能活下去,其实完全不用慌。安世半导体本身就是全球顶尖的标准器件供应商,安世中国在国内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客户涵盖汽车、消费电子这些刚需领域。 闻泰收购安世后,把它打理得相当不错,2022 年营收冲到 23.6 亿欧元,毛利率从 25% 涨到 42.4%,到 2024 年都还清债务零负债运行了。安世中国手里有技术有客户,再加上闻泰在背后撑腰,别说工资照发了,正常运营都没啥问题。 这事儿还戳破了荷兰和美国的小算盘。他们想通过控制荷兰安世来卡中国半导体的脖子,但安世中国一独立,这套打法就落了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站出来发声,说这是歧视性限制,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生态。毕竟半导体产业靠的是全球化协作,不是谁想切割就能切割的。 现在来看,安世中国的切割不光是自保,更是给所有海外布局的中企提了个醒。只要牢牢抓住 "独立法人人格" 这个关键点,提前做好资产隔离的准备,就算遇到地缘政治的风浪,也能有底气站稳脚跟。 闻泰科技这波操作,既没丢面子也保了里子,接下来就看荷兰那边怎么收场了,毕竟股权所有权还在闻泰手里,真要打官司,未必输。
安世中国这波操作算是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了,10月18日下午直接发声明跟荷
文史资鉴堂
2025-10-20 10:07:19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