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撕开了中国社会当下最大的遮羞布,振聋发聩!他说:“我们再度地

罗普娱记 2025-10-20 11:33:47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撕开了中国社会当下最大的遮羞布,振聋发聩!他说:“我们再度地出现了如孙中山当年所说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这样一个局面。 他说:“当下两个基本问题摆在中国人眼前,一个是没有精神家园,一个是中国社会体正处于解体的边缘,最基本的判断就是普遍的信任危机!” 先说说这精神家园的事儿,老一辈人肯定有体会,以前过日子心里是踏实的,有奔头也有规矩。 那会儿不管是城里的大杂院还是乡下的村落,哪家办红白喜事,不用招呼街坊邻居全来搭把手;过年过节要祭祖、拜长辈,讲究个“仁义礼智信”,孩子犯错了,不光自家大人管,街坊邻居也能说两句,这就是精神上的依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有杆秤。 可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这些年,大家忙着挣钱过好日子,社会变得太快,原来的生活节奏和规矩全被打乱了。 资本和效率推着所有人往前跑,年轻人每天加班熬夜拼业绩,就为了多挣点钱买房子买车,可问他们为啥这么拼,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就觉得别人都这样;老年人退休了,以前的老伙计各奔东西,儿女忙着工作不在身边,整天对着电视手机,心里空落落的。 传统的那些讲究没人提了,过年就是吃顿饭刷手机,走亲戚也成了应付,甚至连“诚实守信”都成了稀罕事。 大家眼里只看得到利益,没了心里的念想和规矩,这不就是没了精神家园吗?就像人没了根,走到哪儿都觉得飘着。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普遍的信任危机,这可不是空话,是家家户户都能碰到的真事儿。有社会研究机构做过调查,现在咱们社会的总体信任度早就跌破了60分的底线,不到一半的人觉得身边大多数人可信,敢相信陌生人的更是只有两三成。 你看日常过日子,快递员上门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连人口普查都得跑到居委会去报到,就怕被骗。 去菜市场买菜,得把小贩的秤拉到自己眼前盯着,买块肉得用手反复按,就怕注了水;去超市买牛奶面包,保质期看了又看,就怕买到临期的,这都是被坑怕了。 2008年那三鹿毒奶粉事件,多少人家的孩子受了罪,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还有不少年轻父母宁愿花大价钱托人从国外带奶粉,就是对国产奶粉不放心。 后来又出了狂犬疫苗死人的事儿,连治病救命的药都敢马虎,这人心能不慌吗?不光对商家不信任,人与人之间更难交心,北京那年冬天雪下得大,110国道封了,镇上给滞留的司机送热盒饭,结果好多司机愣是不敢开车门,就怕有猫腻,换成以前哪有这种事儿? 更别说“南京彭宇案”之后,老人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上;“郭美美事件”一出,大家连慈善捐款都犹豫了,怕钱没用到正地方。官民、医患、民商之间的不信任越来越深,就像隔了一堵墙,谁都不愿先迈出信任的一步。 这信任没了,社会体自然就快散架了,成了一盘散沙。以前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住对门好几年都不知道对方叫啥,哪家有困难,躲还来不及,更别说帮忙了。 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坏了,没人愿意牵头报修,就等着别人出头;小区里的绿地被人占了种菜,大家私下抱怨,没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以前遇到大事儿,比如抗洪救灾,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现在呢,更多人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就算看到不公平的事儿,也怕惹麻烦不敢管。 商业里更是充斥着投机取巧,卖东西的掺假,做生意的缺斤短两,职场上尔虞我诈,为了钱连良心都能丢。 这些事儿积累多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断了,以前那种互相帮衬、彼此放心的氛围没了,整个社会就像一堆没粘起来的沙子,风一吹就散。 王德峰说这是社会体处于解体的边缘,一点不夸张,社会本来就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连接撑起来的,要是连这点根基都没了,可不就快散架了吗? 孙中山当年说“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是因为那会儿国家弱,大家团结不起来,可现在日子过好了,却因为没了精神家园、丢了信任,又成了散沙,这才是最该警醒的。 王德峰撕开的这层遮羞布,不是要泼冷水,是让大家看见问题在哪儿,毕竟只有承认了问题,才有可能慢慢变好。 信息:2025-10-17 16:40·中原新闻网官方账号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撕开了中国社会当下最大的遮羞布,振聋发聩!

0 阅读:159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