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7年1月21日,新中国开国中将,海军副司令员的陶勇,被人发现死在一口井中,案件发生以后,陶勇身边的人都感到无比震惊,并一致要求一定要将此事彻查清楚。 陶勇这个人,简直就是“不屈”的形象代表,所以“自杀”这俩字放他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他老家安徽霍邱,穷苦人家出身,16岁就跑去当了红军,从大头兵干起,硬是靠自己一路拼杀,成了共和国的海军副司令,长征的雪山草地他趟过来了,抗日战场上更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他那股子猛劲连陈毅元帅都看在眼里,特意把他的原名“张道庸”,改成了“陶勇”,这名字本身就是他身份的证明。 新中国刚成立,他又一头扎进海军,从无到有地拉起一支舰队,1954年指挥一江山岛战役,那是我们海军头一回搞陆海空协同作战,陶勇带领部队打了一场漂亮战,这样一个把无数绝境都踩在脚下、永远在开拓的人,说他会自己放弃,逻辑上就说不通。 再看看他出事的地方,疑点就更多了,事发地是上海东海舰队的第四招待所,军事管理区,戒备森严,这让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发现陶勇的那口井是整个谜案的核心,井里的水才到成年人胸口那么深,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在这种地方溺亡?这本身看起来就很反常。 尸体上的痕迹更诡异,他的头上有伤,衣服的状态也让人想不通:外衣湿透了,里面的内衣却大体是干的,这完全不像是一个挣扎溺水的人该有的样子,更无法解释所谓的“投井自尽”。 但回头看那天,陶勇一天的行程轨迹都很正常,他上午刚跟上海警备区的司令员廖政国谈完工作,下午准备理发,中间来了个记者,他还很从容地让助手先去接待。 就在这么一小会功夫,人就没了,再被找到时已是在后花园的井里,这种日常的平静和死亡的突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官方那个“自杀”的说法充满了漏洞。 果然,调查结果一出来立刻炸了锅,陶勇最亲密的战友们第一个不信,陈毅元帅撂下狠话:“就是把我头砍掉,我也不相信陶勇会自杀!”粟裕大将更是念叨了一辈子,把这事当成了终生遗憾,连这些最了解他的人都觉得荒谬,可见结论有多么苍白。 海军虽然成立了专案组,也做了尸检和走访,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调查根本无法深入,更惨离奇的是,事发没几个月,陶勇的妻子朱岚在关押中也离奇去世,死因从未公布,给这桩悬案又增添了一些怪异。 后来在1974年和1980年代,虽然重启过两次调查,但时过境迁,证据早就没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就这样,陶勇的死,成了一个未解的谜题,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永远沉在了那口浅井的井底,而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猜测和一声叹息。 信源:澎湃新闻 从东台走出去的开国中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