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给的钱,是赠与还是借款? 婚后一方父母给的钱,在法律上通常被认定为赠与还

婚姻家事法观止 2025-10-21 12:53:43

婚后父母给的钱,是赠与还是借款? 婚后一方父母给的钱,在法律上通常被认定为赠与还是借款? ✅一般原则:无明确约定,推定为赠与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实践,婚后父母为子女支付的款项,如未明确表示为借款,通常会被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例如,婆婆在儿媳生育时给予2万元,未作任何说明,离婚时一般无需偿还。 ✅例外情形:有证据证明为借贷,则需返还 若父母能提供证据证明出资性质为借款,如借条、备注“借款”的转账记录、或双方认可借款的聊天记录等,则该款项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子女及配偶需承担还款责任。 ✅典型案例:无借条亦可成立借贷关系 在我所近期代理的一起案件中,虽无书面借条,法院仍判决涉案款项为借款,支持了父母的还款请求。 基本案情如下: ◾2021年12月,张三夫妇为筹措资金,将名下唯一住房出售。 ◾2022年5月,张三夫妇将售房所得款项转给儿媳,用于补足其与儿子购房的首付款。 ◾2023年8月,儿子与儿媳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约定共有房屋出售后所得由双方平分。 ◾2025年7月,房屋售出后,婆婆起诉儿子及儿媳,要求返还借款。儿媳辩称该款项为赠与。 💥法院裁判观点 法院经审理认为: 1️⃣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并非当然赠与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出资用于子女婚后购房较为常见,除存在明确赠与意思表示以外,父母的出资行为应认定为帮助成年子女度过购房资金短缺的临时困境,而非永久性财富转移,该行为隐含“代际扶持”的互助属性,而非无偿赠与的利他属性。 尤其当子女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经济独立时,父母不再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其向子女提供购房资金应推定为临时性资金出借。 若简单认定为赠与,子女在离婚过程中径自分配房屋价值,实质上构成对父母财产权利的非合意剥夺。 2️⃣认定为赠与可能损害父母权益,违背公序良俗 本案中,张三夫妇为了筹措资金将老家房屋变卖,名下已没有住房。若认定为赠与使父母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既不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也不应为法律所提倡。 3️⃣应尊重出资人真实意思,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法院最终从保护老年人权益及尊重出资人真实意思的角度出发,认定涉案40万元为借贷性质,判决儿子与儿媳共同承担还款义务。 🌞你觉得这样合理吗?如果你也遇到类似问题,可以给我们💬 赠与 婚后父母出资买房是个人财产吗 赠与还是借款 夫妻生活

0 阅读:0
婚姻家事法观止

婚姻家事法观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