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 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决定到20

小海日常生活 2025-10-22 00:02:18

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 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决定到2027年底就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了,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兴起,从2026年1月起,谁都不能再签新合同,老合同也得在2026年6月前到期,最长能撑到2028年1月就得停,这次投票没要求每个国家都同意,只要15个国家点头就行,法律上用的是贸易政策,没贴上制裁的标签,这样就能绕开一票否决的麻烦。 大家可能没细琢磨,这“贸易政策”的名头看着中性,其实就是绕开了欧盟里那些硬骨头国家的反对权。像匈牙利这类常年依赖俄气的国家,之前多少次在对俄能源问题上投反对票,这次直接被“15国同意”的规则架住,连说“不”的余地都被压缩了。 表面上是欧盟内部达成共识,实际上更像部分国家把自己的能源策略,强按在了整个联盟的头上——毕竟天然气不是手机话费,断供了换个运营商就行,这是关系到工厂开工、老百姓冬天取暖的大事。 再说这时间线,看着给了两三年缓冲,实则满是漏洞。2026年1月不签新合同,意味着从现在起,欧洲各国就得疯狂找替代气源。可眼下能补上俄气缺口的,无非是美国的LNG、中东的管道气,这些要么价格比俄气贵出一截,要么得砸钱建新的接收站、管道。 去年欧洲老百姓冬天扛着高价取暖费的日子还没忘,今年又要为未来的能源账单提前买单,最后这些成本还不是得从工资、物价里找补回来?中小企业更惨,本来就受能源涨价拖累,要是未来气价再波动,关门的可能就不止一家两家。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这边的反应。欧盟以为断购能掐住对方的能源出口,可人家早就开始转向亚洲市场了。 现在俄罗斯对中国、印度的天然气出口量年年涨,连管道都在加速修建,欧盟这波操作,反而把自己多年的能源合作关系给断了,还把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 说白了,这不是什么“能源独立”,更像是没算清利弊的赌气——为了所谓的政治立场,把民生和经济都放在了次要位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海日常生活

小海日常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