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荷兰政府强抢后,安世中国区硬刚荷兰人:我们不执行外部命令!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22 14:50:33

被荷兰政府强抢后,安世中国区硬刚荷兰人:我们不执行外部命令!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闹得挺大,本质上就是荷兰政府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对中资企业动了歪心思。 去年9月底那阵子,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来了个狠的,给安世半导体下了道部长令,直接冻结了它全球30多个主体的资产、业务还有人员调整,说是有效期一年。这道命令下来,安世几乎没法做任何战略调整,连产能扩张、人员调配都被卡得死死的。 紧接着更过分的来了。荷兰一家企业法庭没开庭就直接生效了紧急措施,把中方的CEO张学政给停了职,还把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股份几乎全托管给了第三方,就留了一股象征性的。 闻泰科技是真金白银花了332亿收购的安世,2018年完成的并购,这几年把安世经营得越来越好,光给荷兰就缴了1.3亿欧元的税,还创造了五千个就业岗位。结果荷兰说翻脸就翻脸,这不就是明抢吗? 这事表面看是荷兰出手,其实背后全是美国在捣鬼。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后来公开的文件戳破了谎言,早在去年6月,美国就明确给荷兰施压,说安世想从美国的实体清单里拿豁免,就得换掉中国籍的CEO。 美国9月29号刚发布所谓的“穿透规则”,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时间点卡得那叫一个准。《华尔街日报》拿到的会议录音里,闻泰的高管都直言不讳,荷兰经济事务部就是跟在美国政府身后的温顺绵羊。之前阿斯麦不让卖光刻机给中国,荷兰也是二话不说就照办,这次不过是故技重施。 安世可不是普通企业,它在全球功率芯片领域排第三,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这些出货量都是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也能排到第二。 更关键的是,它的营收里快六成都是汽车板块贡献的,欧洲的宝马、奔驰、大众这些车企,都得靠它供芯片。荷兰政府难道不清楚这层关系?说白了就是被美国架着走,不管不顾地要搞技术封锁。 荷兰这边想得挺美,以为拿股权和管理层开刀就能拿捏住安世,没过多久又想从内部瓦解。10月中旬的时候,安世荷兰总部突然通知中国区,说以后不给员工发工资了,公司系统权限也全给断了。这招够阴的,摆明了想搅乱中国区的运营,让员工人心惶惶。 可他们没想到,安世中国区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硬刚了回去。10月19号那天,安世中国给全体员工发了封信,话说得特别明白。 信里强调,国内的公司是独立经营的中国企业,法定代表人才有最终决策权,任何外部指令没经过同意,员工都有权拒绝,不算违规。这等于是给员工筑了道法律防火墙,直接否定了荷兰指令的合法性。 更让人安心的是,信里把福利保障说得清清楚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工资奖金全由安世中国自己发,跟荷兰那边没关系。 为了怕员工有顾虑,还专门留了人力资源负责人Louis Wu的联系方式,说遇到压力或者问题,公司会找专业团队帮忙解决。这波操作既稳住了内部军心,也向外界亮明了不妥协的态度。 荷兰政府这才发现踢到了铁板。中方早就有了反制措施,10月4号就对安世实施了出口管制,特定成品芯片、分立零部件不能随便出口,核心的工艺配方也禁止跨境提供。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欧洲的软肋上,代表16家车企的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急得跳脚,发了紧急警告,说要是安世的芯片供不上,欧洲汽车制造业几周内就得面临停产。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安世全球七成的产能都扎根在中国,东莞和无锡的工厂扛下了大部分芯片封装的活儿。欧洲车企想找替代供应商,可车规级芯片的供应商认证至少得花好几个月,短期根本补不上缺口。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之前还嘴硬,说行动是“自主决策”,跟美国没关系,甚至反诬中方“混淆事实”。看到产业链要崩,立马就慌了,说正在跟中方还有欧洲其他国家沟通,想解决问题。 没过几天,卡雷曼斯自己也松口了,说要在几日内跟中方主管官员会面,还承认这事已经上升到最高层级讨论。这态度转变够明显的,说白了就是怕中国真断供,欧洲车企扛不住,最后还是得荷兰自己买单。 毕竟安世是闻泰用心经营起来的企业,荷兰之前能享受到税收和就业红利,全靠中资的投入和管理。现在想凭着政治压力就剥夺股东权利,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安世中国区的硬气不是没道理的。一方面是自身在产业链里的分量够重,欧洲车企离了它不行;另一方面是背后有国家层面的支撑,出口管制这张牌一打,荷兰就没了底气。 荷兰法院那种“未审先判”的做法,本来就引得不少人质疑司法公正性,现在又面临产业链崩溃的风险,只能主动找中方谈。 这事儿也给所有出海的中资企业提了个醒,光买得起名片企业还不够,得在治理结构上早做打算。但安世中国区这次的回应确实漂亮,不卑不亢,既讲法律又给保障,硬生生把荷兰的无理打压顶了回去。 现在荷兰主动求会面,能不能谈出结果不好说,但至少让他们明白,想靠强权抢中资的资产,没那么容易。

0 阅读:0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