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报复中国,给菲律宾卖导弹?白宫狂喜背后,三方都是输家! 韩华集团的一则军售公告,让本就紧张的南海局势再添变数——这家在华赚得盆满钵满的韩国企业,为报复中方此前的合规制裁,高调宣布向菲律宾出口“海星-2”反舰导弹,消息一出,白宫立刻兴奋不已,直言这是“盟友协同应对地区挑战的重要进展”。看似三方各取所需的交易,实则藏着一笔谁都算不明白的糊涂账。 韩华与中国的渊源本不浅,业务横跨新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山东青岛有它投资30多亿建起的锂电池材料厂,江苏盐城有专属化工园区,每年从中国市场斩获的营收高达几十亿,在华员工近5000人。但这份好日子在去年底戛然而止——其旗下子公司涉嫌向敏感地区出口军民两用技术,违反中方规定,导致合作审批收紧、多个项目停摆,季度营收直接缩水15亿,股价应声下跌。近期,中方企业不再续签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合同,更是让韩华彻底撕破脸,把对菲律宾的导弹出口摆上台面,明着叫板。 这次韩华选中的“海星-2”反舰导弹,射程达300公里、可搭载高爆弹头,恰好戳中了菲律宾急于“壮胆”的需求。小马科斯政府在南海动作频频,却苦于军费紧张,连联合军演都花得捉襟见肘。路透社爆料,此次军购三分之一的资金由美国通过“对外军事融资计划”间接提供,相当于美国掏钱、韩华当“中间商”,把进攻性武器送到菲律宾手里。菲律宾看似白得装备、还卖了美国人情,实则彻底被绑上美国战车,未来在南海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掣肘。 白宫的兴奋绝非空穴来风。此前日本给菲律宾卖雷达、澳大利亚送巡逻艇,都是些辅助装备,而“海星-2”是实打实的进攻性武器,能直接填补美国在南海的“火力缺口”。更妙的是,美国无需亲自出面落人口实,还能让韩菲两国都欠自己人情,这步“借刀杀人”的棋可谓精到极致。而韩华的小九九也很明显:既想报复中方,更想借这单生意撬开东南亚军火市场——此前它在越南、印尼仅卖出少量轻武器,这次若能成功,后续还计划推销装甲车、火箭炮甚至联合建厂,用新市场弥补在华亏空。 可韩华显然打错了算盘。它的“海星-2”导弹压根算不上“自主研发”,制导系统源自美国雷神公司,发动机零件依赖美国进口,组装生产线还有美国专家全程监控,本质就是美国战略的“棋子”。中方已率先出手,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交易合作。若韩华执迷不悟,中方进一步将其新能源子公司纳入制裁,青岛锂电池工厂或将彻底停摆——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市场,这笔损失远比卖导弹的利润惨重得多。 韩国国内的反对声也早已响起。三星、LG等企业纷纷劝韩华别与中方闹僵,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若在华业务停摆,近5000名员工将面临失业,国内舆论压力不堪设想。《中央日报》评论员更是直言,韩华为短期利益把韩国绑上美国战车,未来南海若出事,韩国必将被牵连。 东盟国家的担忧同样不无道理。泰国、马来西亚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韩华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印尼东南亚研究所报告指出,这可能引发区域军备竞赛,让“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前功尽弃——菲律宾有了导弹可能在岛礁争议中更加强硬,其他国家为自保也会跟风买装备,最终只会让整个区域更不稳定。 菲律宾内部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不少议员吐槽,军队连“海星-2”的基本维护人员都没配齐,导弹买回去只能放着生锈,还得花钱请韩华专家来修,纯属浪费。马尼拉街头更是爆发抗议,民众直言“通胀都快吃不起饭了,政府却把钱花在武器上”。 这场看似三方共赢的交易,实则暗藏危机:韩华可能丢了中国大市场,菲律宾背上债务还失去自主决策权,只有美国坐收渔利。中方手里的反制牌还有很多,若真逼到绝境,不仅是韩华,整个韩国对华贸易都可能受影响。韩华和菲律宾该醒醒了,在南海问题上,跟着美国煽风点火只会引火烧身,而违背中国市场的根本利益,终将付出惨痛代价——这笔亏账,迟早要算清楚。韩国反华示威 菲律宾南海策略 韩华公司 韩“最强导弹” 韩华导弹 美菲导弹纠纷 韩中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1日晚报道:“菲律宾当局10月21日说,一艘菲律宾海军军舰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