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00年,一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老太太走进北京军事博物馆,向工作人员递交了一样东西,工作人员打开后长长的舒了口气,“50年了,终于找到了!” 2000年,北京军事博物馆在迎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美国老太太,她叫玛丽,曾是一名战地记者,她带来五幅素描肖像,纸张早已泛黄,但画中人的神情依旧清晰。 玛丽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她们没有投降,她们是英雄!”画中的五个姑娘,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记录为“失踪”长达半个世纪的志愿军女兵。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卫生员王文慧、王招娣、张兰三人主动断后,途中又救下了文工团员李毅力跟孙娜娜,五个人凑到一起,却被敌人死死围困在一个易守难攻的山洞里。 美军不急着进攻,他们又是扔烟雾弹,又是用探照灯晃,摆明了是想活捉,好拍几张宣传照来打击志愿军的士气,洞里没别的出口,姑娘们都知道,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绝望里,文工团员李毅力提议,她想给大家画张像,这不是什么浪漫的想法,而是她们都明白,这可能是留给家里人最后的东西了,一个念想,一个证明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于是,在黑暗和炮火声中,几张记录着青春、倔强和军人尊严的面孔被定了格,肖像画刚画完没多久,一个更棘手的难题出现了。 洞里还藏着一位受惊的朝鲜孕妇,就在女兵们琢磨着怎么突围时,她要生了!与此同时,敌人的最后通牒也来了: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不出来,就用大炮把山洞炸平。 一边是哇哇啼哭的新生命,一边是步步紧逼的死亡威胁,姑娘们看着那个刚出生的女婴,心里有了主意,她们派懂英文的孙娜娜出去跟敌人谈判,条件只有一个:保证朝鲜母女的安全,把她们送到后方,我们五个人就“投降”。 这哪是投降,这是拿自己的命,去换两条无辜的生命,当亲眼看着朝鲜母女被安全带走,她们相视一笑,笑得坦然又决绝。那五幅肖像画,就静静地在旁边,见证了这场伟大的交换。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被随军的美国记者玛丽看在眼里,也刻进了心里,她看见洞里传出了小提琴声,五个中国女兵唱着国歌,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就在敌人以为胜利在握,围上来准备俘虏她们时,姑娘们扑了上去,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那场面太惨烈了,惨烈到让玛丽这个见惯了生死的记者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事后,她在被炸毁的山洞里,发现了一堆石头下压着的五幅肖像,一种跨越了阵营的敬佩,让她做了一个决定,把这些画偷偷地带走了。 这一藏,就是五十年,五十年里,王文慧她们的名字后面,一直跟着“失踪”两个字,战友们找了无数次,都一无所获。 直到2000年,一部叫《三八线上的女兵》的电影在国内热映,远在美国的玛丽或许是受到了触动。 她终于带着这份沉默了半个世纪的证据,来到中国,这些由昔日的“敌人”拼尽全力守护下来的肖像,最终为英雄们正名,它们不仅是画,更是人性光辉和伟大勇气的铁证。 信息来源:三八线上的女兵.电影网 2017-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