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两眼文班,更加鲜明的感觉就不是身体层面,而是技术、脑子的结合了:
他的天赋炸裂是完全公开的,在针对性的锻炼后——少林寺大家说是玩笑,但文班特地提到过这里用到了很多“平时用不到的肌肉”,这或许在篮球里最终用不到,但他明显在有意识开发自己的身体能力——提升对抗能力、小幅度动作的爆发力,从而提升要位和躲闪能力,这本身是不意外的。
但比赛中有很多回合,我都震惊于这是个2米21——实际可能还要高得多——的球员在场上肆意下球做动作。
他面对浓眉第一波冲击没有摆脱,还能从容地回到上线再次发起,然后两个建模怪人纠缠着扎进中路,文班依旧能站住位置,胸有成竹地确定不会有人来刀他的球,并在狭窄的缝隙中找到出手空间。
之前念叨过,长人只有运控技巧是不够的,他们的碰撞体积太大,需要有配套的护球意识、行进路线规划、盲区协防规避和停球备选方案,准备好这些,才能大胆地往16英尺及以下的区域作业,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划掉),一个脱离了吃饼趣味的人,一个具备“持球进攻能力”的人。
此前的文班,就是有运控技巧,但缺乏对抗也好,面对协防和侵入圆柱体的掏球也好,总是不能稳定持球进入罚球线以下,更缺乏在这片区域从容做动作的能力。
那仅就这场,文班在这块领域算初具规模了:
他有很多次类似的,持球进入罚球线区域的回合,拿球稳得住,能卡住防守人的位置不给打乱了脚步,也就能按着规划的行进路线推进,也不会被随便掏两下而影响运球节奏,能分出眼神观察防守阵型,确保球在包围圈的远端,并且能做好衔接动作,保证回合以出球、跳投或摆脱等形式延续,而不是仓促变形地结束。
这代表了个体技巧,更代表了对比赛流动的观察,对篮球的保护,以及能看到比赛中发生的更多事,并随时准备做出有利的决策。
与之匹配的是另外两个回合:
一个是他外线面对来福利的扑防,即兴玩了个give and go,以出球再接球的方式切入袭框——这个操作本身不难,但这代表了观察和思考,以及出球后继续参与回进攻的嗅觉,后一种在当代NBA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另一个回合是在半快攻中,他悄没声用手扒拉了一下身侧的防守人,然后紧急加速甩开身位,完成了一次见缝插针的快下攻框——依旧是对阵型缝隙的观察,和对窗口的快速捕捉与利用。
对于一个2米21的球员,这个品质很珍贵,很极其吓人,这意味着他从上赛季的海投三分和新秀年的内切吃饼间,有了一套衔接,让自己成了一个在任何区域有无球都可能提供威胁的生物。
当然,我们不确定这是不是独行侠对自己的前场球员的防守能力太自信,因此没针对他的运球路线做太多布置,也许再过几场,文班就会面对更高强度的骚扰和提早夹击逼出球而失去魔力,但在对抗和骚扰下,运球做动作的能力显著提升,这个结论应该是立得住的,现有的水平能不能抗住NBA级别的持续研究和针对尚不好说,但这个进化方向,是文班各种成长路径里潜力相当大的一种。
至于他点起PJ后那记搂头盖脸的扭身扣篮,则是他这个高度的球员在高位持球时,自带一种独特的,“我只是抬手,而你得整个重心都跟上”的晃动buff。
申京的首秀演示了身体天赋不够顶级的内线球员,如何持球在上线大量发起进攻并打出影响力,这是不那么传统的核心中锋对现代篮球的演化;
凯斯勒演示了不具备高位持球能力的内线球员,如何用掩护、短做球和移动下顺在上线打出影响力,这是传统的蓝领中锋在现代篮球的适应;
文班这种,天赋顶级,同时具备高位持球能力的内线球员,用一种很混合的方式——经典外线的发起,超模内线对“落位范围”的重新定义——打出了恐怖的影响力和比赛观感,这是现代篮球的什么呢......
基因突变吧。[开学季]
火达克
写的有点意思[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