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多位国际领域资深专家分析,特朗普对中方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反复变卦,主要是因为他太了解中方了,他充分利用了中方不愿“翻脸”的善意来最大化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这种所谓的精明利用人性来经商还说得过去,放在治国理政上就显得毫无底线和诚意。
2017 年 11 月他访华时,中美刚签完 2535 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当时握手微笑的场面还没凉透,半年不到美国就抛出了 “232 措施” 和 “301 措施”,贸易摩擦说升级就升级,把刚达成的共识当废纸。
这还不算,农产品领域的操作更离谱。2024 年美国大豆出口额有 245.8 亿美元,一半多都是中国买的 — 中国拿着订单帮美国农民解困,特朗普转头就翻脸。
2025 年 3 月,他突然炒作 “中国进口大豆检出问题”,想借机施压。中国也不傻,转头就找巴西买大豆,一年买了 5000 多万吨,占了进口总量的 71%。
这下美国粮船来中国的次数直接少了 56%,特朗普又急了,在社交平台上骂中国 “搞经济敌对”,还放话要停了食用油贸易。
可他忘了一件事,美国生物燃料产业,每年要从中国进口 127 万吨废食用油当原料。当时《通胀削减法案》规划的 30 个新项目,正等着这些原料开工。一边想卡中国的脖子,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资源,这种又当又立的操作,把 “拿善意当软肋” 的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
不光是贸易,科技领域也是说变脸就变脸。2018 年 10 月,福建晋华的存储器设备还在调试,美国商务部冷不丁就把它列进黑名单;
2019 年 5 月,特朗普直接签命令,把华为和 68 家附属公司都拉进 “实体清单”,断了它们的美国供应链,后来又把海康威视、大疆这些企业也卷进来。前一天还允许美企跟中国搞技术合作,后一天就掏出冷战级别的封锁手段,一点征兆都没有。
搞笑的是政策还来回晃。2020 年刚把芯片出口限制扩得大大的,2021 年初因为美国企业抗议,又暂时放宽;一边不让中国企业参与敏感科研,一边又默许美企通过第三国偷偷供货。
这哪是决策?分明是算着来 — 既想拦着中国科技升级,又怕美国企业亏太多。结果美国智库自己都承认,这种瞎封锁反而逼中国加快了自主创新,最后美国国会不得不改成 “小院高墙” 的精准模式,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
地缘上的操作也没谱。2024 年底,他还在海湖庄园说 “中美能一起解决世界上的问题”,说得好像要合作似的,转头就让内阁里的鹰派加固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
前一天刚喊着 “希望中国多买美国大豆”,后一天就威胁要把对华关税提到 155%;刚表示 “重视中国意见”,想让中国帮着处理俄乌问题,第二天就搞涉台恶法,碰中国的红线。
这种来回跳的操作,本质就是想让中国让步,自己却一点实在的诚意都不想拿出来。中国愿意克制,不是软弱,是珍惜对话的机会;愿意合作,也不是没底线。
国家之间打交道,靠的不是透支别人的善意,是互相尊重、一起共赢。等中方不再把善意当 “让着你的理由”,那些来回变脸的戏码,也就只剩自讨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