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发生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智能门锁安全事件。据当事人焦

麟开祥趾 2025-10-24 15:47:15

10月23日,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发生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智能门锁安全事件。据当事人焦女士向新京报记者反映,自今年9月起,一名身份不明的陌生男子竟能多次通过指纹识别功能,在她家中无人时自如开启其2024年新购置的智能防盗门锁。更令人震惊的是,该男子并非实施传统盗窃,而是反复闯入其住宅从事怪异行为——不仅擅自使用卧室就寝,还在屋内各处故意损坏物品,更在多个角落排泄尿液,导致整套房屋弥漫刺鼻异味,卫生状况极度恶化。 焦女士在发现异常后立即联系涉事防盗门品牌的售后服务中心,目前已紧急更换整套门锁系统。经新京报记者调查核实,该品牌防盗门配备的智能锁具实为第三方代工厂生产。品牌方区域销售负责人对此回应称,理论上存在因指纹特征高度相似导致系统"认假率"异常升高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在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中的发生概率"堪比彩票中奖"。为查明真相,品牌方已启动技术溯源程序,将涉事锁具整体拆卸后密封保存,即日送往原厂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暴露出当前智能家居安全领域的关键隐患——即便采用生物识别这类尖端技术,仍可能因算法缺陷或供应链品控问题埋下重大安全漏洞。涉事企业技术专员透露,指纹识别模块的误识率通常要求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但不同代工厂的传感器精度和算法优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北京市消协已介入此事,要求企业限期提交完整检测报告,并提醒消费者选购智能安防产品时需重点核查核心部件的技术参数和生产资质。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麟开祥趾

麟开祥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