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家长对分数狂热追求的习惯势力导致吗?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部的通知,或者是政策规定都是好的,可学生为什么还这样累?作业照样很多,重复的作业更是普遍存在,再有就是一二年级规定没有书面作业,可是问问哪个一二年级学生,晚上不是写作业到很晚! 尤其是政策规定,小学不同年级段留作业的时间不一样,可是又有哪个学生是按照规定时间写完作业的?小区里四年级小菲爷爷说,这老师太狠恨了,我真想去找老师,孩子写作业,写就到十多点钟,一点空间都没有,太心疼孩子了! 针对这种现象,有的人说这是家长狂热追求分数的习惯势力导致的,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根源就是唯分数论,高考一张试卷定乾坤, 考上名校未来的就业等等顺风顺水,高分数,其实说白了就是通向高阶层的入场券! 这样的高考制度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不步入金子斯塔,改变命运,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阶层! 金字塔尖,毕竟是少数人的天地, 所以千军万马都往金字塔尖上抢,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家长自己再苦再累都不放下托举孩子的双手,同一个心愿,拼一把,想方设法倾其所有再努力一把,实在举不上去,那么也就认命了,至少自己不后悔,所以家长们为了要孩子能够得高分,考名校真是不遗余力,办法想尽! 其实错不在家长,而是整个考试制度,评价体系,阶层固化导致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在过去的时候家长并不那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也不太追求高分数,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的毕业生去向基本相同,大差不差,城里的孩子毕业之后可以进工厂上班,有的可以接班父母工作。 农村孩子毕业极少的能够升入大学,那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回乡务农,社来社去, 农村孩子其实从开始上学那天起,就基本看到了未来了,所以家长也不需要操那么多的心,孩子学习也并不那么累,纯属从个人的爱好出发,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学混到毕业找个工作或是回生产队干活,大家都是这样的归宿! 可是现在不然, 如果真的分数高,考入名校找到高薪的工作,一步登天。 如果名落孙山就会成为无业游民,甚至考到普通的学校,未来也不看好,所以家长能不让孩子挤破头往金字塔尖上钻吗?家长能不使出全身的解数来托举孩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