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4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的施政演说中,公开称“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并表示“有必要与中国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关系”。这一表态与她上任前的对华态度形成了一定反差,其背后的考量与实质值得深入剖析。 高市早苗上任前,在对华议题上常以“强硬派”形象示人。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在涉台问题上发表过错误言论,甚至在一些经贸议题上表现出对华的对抗性姿态,这些举动都给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此次她在施政演说中释放出的“缓和信号”,一方面,是基于日本国内现实利益的考量。当前日本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日本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稳定的中日关系是日本企业和民众的普遍期待。另一方面,也是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下的一种策略性调整,日本需要在大国博弈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因对华关系的过度紧张而陷入被动。 然而,我们也需保持清醒认知。这种态度转变究竟是基于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深刻认知,还是仅仅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选择,仍需时间检验。毕竟,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其过往的强硬倾向不容忽视。 对于中日关系而言,真正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的是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长期诚意,而非基于短期利益权衡的权宜之计。我们期待日本方面能以此次表态为起点,将“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关系”的话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地时间10月24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的施政演说中,
中日历史镜鉴
2025-10-25 14:10:43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