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思想”探析 【乙篇】 三、自然规律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神圣感的融合

天马踏飞鸟过 2025-10-26 02:53:49

“杨振宁思想”探析 【乙篇】 三、自然规律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神圣感的融合 1、自然规律的美学本质:将物理学基本方程(如牛顿运动方程、麦克斯韦电磁学方程)誉为“造物者的诗篇”,认为这些方程以极浓缩的数学语言,精准涵盖从星云群到基本粒子、从百亿年到十的负二十八次方秒的宇宙现象,其内涵随物理学发展不断丰富,展现出简洁而磅礴的科学之美。 2、对宇宙奥秘的敬畏感:强调物理学家面对这些精粹方程时,会产生兼具直接性与复杂性的美感,其中蕴含着庄严感、神圣感与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这种感受与哥德式教堂建筑师所追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高度契合。他引用布莱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形容方程的浓缩性,用蒲柏诗句“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即臻光明”诠释其巨大影响,但仍认为这些表述不足以穷尽这份跨越科学与精神层面的深刻感悟。 3、“造物者”的非人格化认知:明确反对人格化的上帝概念,但坚信存在“造物者”——因整个宇宙的结构精妙有序,绝非偶然形成。他年轻时坚决反对将造物者或自然形象化,随着年岁增长,这种反对的动力逐渐减弱,转而以敬畏之心看待宇宙的内在秩序。

0 阅读:14
天马踏飞鸟过

天马踏飞鸟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