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国落马,国家钱打水漂,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2025年5月,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他没直接收钱,也没拿红包,就拿“国家战略”当借口,把国家大基金的钱拿来空转,他让亲戚的公司搞虚假代建,做关联交易,一点一点把十四亿国资掏空,每一步看着都合规,可实际上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系统性贪腐。 紫光那几年买得挺多,展讯、锐迪科、新华三都收了,花了五十多亿美元,钱不是自己挣的,全靠国开行贷款撑着,资产负债率最高涨到七成三,公司根本扛不住,2020年还不上钱,2021年只好破产重整,国家投进去的钱,最后差不多全泡了汤。 这事不光是赵伟国一个人的问题,国家大基金2014年成立的时候压根没设独立评审,项目谁批?自己人说了算,后来华芯投资好几个高管被抓,丁文武、陆军都进去了,从投钱到管钱再到监督,全是一帮自己人轮流干,没人拦得住,也没人敢拦。 更怪的是这产权结构,建坤集团名义上占四成九的股,看着像民企,可真说了算的还是赵伟国,国企的牌子挂那儿,干的事儿全照私企那套来,国家当股东的连插话的份儿都没有,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法子,监管根本管不住。 考核指标也出了大问题,上面只盯着买了多少家公司、产能拉到多大,从来不问技术有没有真突破、专利有没有攒下来,结果大家光顾着买公司、买设备、买团队,核心本事还是被人卡着脖子,芯片行业成了玩资本的游戏,不是真刀真枪搞技术。 赵伟国不是唯一一个,2023年合肥长鑫买设备时搞定向招标,明显就是给特定厂家开后门,2024年有个省的芯片基金被人举报,说的院士团队其实是临时拉来的,就为了骗补贴,各地政府为了出政绩,争着上芯片项目,压根不管能不能干成。 很多地方的引导基金也出问题,返投比例造假,项目包装太狠,资金挪用成了家常便饭,投出去的钱最后根本没到企业手里,全进了关联方的口袋,上面要数据好看,下面就编故事凑数,一层层糊弄过去。 国家投钱本想补短板、强技术,结果让一些人当成了提款机,程序看着没毛病,文件签得一本正经,钱却没落到实处,技术没搞上去,市场也没拿下,反倒留下一堆烂摊子等着收拾。 有人觉得这是个别事儿,其实不是,制度上有空子,执行时没人管,考核又往歪了走,只要这些根儿不改,这样的事儿准还会冒出来,赵伟国倒了,可他的那套办法,别的地方照样在使。 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吵得热闹的并购,那些动不动就几十亿的投资,真落地的有几个?最后不都成了纸上的数字?公司倒了,人散了,国家的钱也没了,剩下一堆债和教训。 没人说清楚当初是谁点头让赵伟国这么干的,也没人讲明白为啥国有股权跟摆设一样,更没人问那些审批文件怎么一路放行的,事情过去了,人抓了,可制度没改,问题还在。

用户10xxx19
耽搁的时机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应该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