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看第三遍《认知觉醒》(周玲著)了,第一遍是完全没印象了,第二遍刚看完,画了很多线,记住的没多少,好吧,其实是一点没记住, 有种放了学,知识就全还给老师的感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钱不能是白花的,总要买到点什么,书不能是白读的,总要悟到点什么。 趁此机会练一练《海绵阅读法》(李小墨著,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九要素:阅读动机、核心概念、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行动灵感)。 看这本书的动机是因为感兴趣:总听说一个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那什么是认知?认知觉醒又怎么理解? 一个人对某方面感兴趣的时候,也是学的最快、最好的时候。 然我看完还是不理解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觉醒。以至于我去搜索什么是认知,再结合本书这么理解。 认知:信息或知识输入-加工或应用-输出(认识、行为)。 认知觉醒:有意识的输入-有意识的加工或应用-有意识的输出。 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故而有了三重脑的认识,每个人都还有巨大的潜能待开发。 每个人都有天性,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天性喜欢趋难避易-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逃避困难;天性喜欢急于求成-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没有耐心-容易焦虑。 怎么不与天性对抗依然成长?坦然接受天性和天性沟通。 潜意识:潜意识是把双刃剑,换到熟悉的领域理解就是习惯的力量:好习惯成就人、坏习惯坑人。培养好习惯,消除模糊,化被动(潜意识)为主动(有意识),让意识“看的见”,掌握选择权、决定权、行动权。 元认知:我称之为反省之力(吾日三省吾身):第三方视角观察、反思、判断、选择-什么是最重要的事;自控力:我应首先做最重要的事。 专注力:深度沉浸-做什么就全身心感受什么-学习就光学习,游戏就光游戏。 学习力:匹配目标、深耕目标、关联其他、体系目标、反馈闭环、劳逸结合。 行动力:清晰大目标、简单化目标(细化、具体化)、行动(做总比不做强,我只做一点点、再做一点点、再做一点点,先行动再优化)。 情绪力:愤怒的时候,我只想到恶语和暴力,忘了了还有沟通和平和力。 多角度看待情绪、游戏化情绪-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作业),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玩写字游戏、玩问答游戏)。 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跑步,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早起:早上精力好 冥想:健脑 读书:最快、最好的提升之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远)。 写作:费曼学习法:以教带学--读的书要变成自己的,你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运动:要想灵魂走的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本书末尾列举的参考文献有44本书。 给我的感受是:书读多了,读透了,就会慢慢读出自己的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