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当着欧盟所有成员国的面公开叫板:中国若管控关键材料,欧盟就用《反胁迫工具法案》硬刚——可他忘了欧盟98%稀土靠中国,这话刚落欧洲车企就集体哑火! 这些车企算得门儿清,自己根本离不了中国材料。德国大众的电动车电机,每台都要稀土永磁体;奔驰的车载芯片,三成来自中国供应链。 之前安世中国临时调整供货,大众狼堡工厂直接停了3条生产线,光一天就少赚2000万欧元,还差点让2万多工人歇业。真跟中国对着干,供应链一断,工厂就得关门,饭碗都保不住,谁还敢跟着喊“硬刚”? 马克龙想硬气,欧盟内部先乱了套。意大利的葡萄酒,去年有30%都卖到了中国,要是因制裁断了销路,酒庄得倒闭一半; 西班牙的橄榄油,中国是第二大买家,少了这个市场,农户得亏惨。之前讨论对华贸易限制,12个国家直接弃权,5个国家明着反对,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承认“没法达成一致”。 而且中国从来没卡过谁的脖子。商务部早说了,管控关键材料是依法规范,还特意给欧盟企业开了快速通道。 现在欧盟企业的审批通过率都到82%了,8月份对欧稀土磁铁出口不仅没减,还涨了21%。只要合规,该供的货一点没少,压根没影响正常生产。 全球供应链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欧洲自己的稀土精炼产能才占全球2%,技术还比中国落后5年,想摆脱依赖至少得等10年。 马克龙喊着“硬刚”,既没顾上车企的死活,也没看到欧盟内部的分歧,根本不现实。合作才能保供应、稳饭碗,对抗最终只能是两边吃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