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都开始给自己的学生搞考公培训了。 我看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卷”,是有点恍惚。这还是那个曾经代表着自由、先锋的北大吗? 紧接着就看到了数字:340多万人,去抢那不到4万个岗位。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不是考试了,这是抽签,是摇号,是几百万人挤在一个体育场里,眼巴巴地等着广播念自己的名字。 我突然就想明白了。 我们这一代人,或者说从我们这代人开始,那场曾经能“改变命运”的高考,其实早就悄悄地挪了地方。 以前,你考上个好大学,就像拿到了通往罗马的VIP门票。 现在,你拼死拼活考上个好大学,只是拿到了去罗马的船票……之一。上船之后发现,船上人挤人,而且还得再考一次,决定谁能掌舵,谁能当水手,谁只能在甲板上吹风。 说白了,以前是稀缺的“大学生”身份值钱。现在,是稀缺的“好饭碗”值钱。 想想八十年代,一个大专生都能当宝贝,因为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天之骄子”。现在呢?满坑满谷的研究生,好大学的牌子,有时候就像一张过期优惠券。 终点线,一直在后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