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位學者,
其中一位是美國人 Philip H. Dybvig(菲利普·迪布維格)。
他早在 2010 年就來到成都,
在西南財經大學創建金融學研究院,
教書、講課、帶學生,一待就是十年。
娶了成都太太,說中文、愛吃火鍋,
在那座城市裡,他早已不再像個外國人。
到了 2021 年,他悄悄離開。
據說是因為「學術評價指標不達標」,
也可能只是制度的慣性。
他沒抱怨,收拾好書,回了美國。
一年後,他獲得了諾貝爾獎。
那一刻,西南財大沒有一句官方祝賀,
彷彿那十年的共事與教學,從未存在過。
這故事像笑話,也像寓言:我們崇拜榮譽,卻輕視人;
我們談「評價體系」,卻忘了「學問」兩個字。
諾貝爾獎給了 Dybvig,而諷刺,留給了誰呢。
好在2022年,他被指涉嫌性騷擾,讓西南財大顯得頗具遠見~~~
經濟觀察安大叔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