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生因为早恋,被老师请家长来。 男生的爸爸先来了,一看到样貌出众的女孩, 一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0-28 22:59:05

两个学生因为早恋,被老师请家长来。 男生的爸爸先来了,一看到样貌出众的女孩, 一眼便相中了未来的儿媳妇,还直夸儿子好眼力。 老师一看,这不对啊! 接着女孩的爸妈也到了,没急着批评女孩,倒是询问起了男生的爸爸,家里是做什么的? 男生家长说,家里是家族企业,收入还不错。 双方家长沟通后发现,女方家庭条件也不错。 于是一拍即合,当初订婚了。 老师一看,太尴尬了,这叫什么事儿?我咋成媒婆了。 王老师教初三,带这个班两年,从来没遇过这么离谱的事。男生叫林浩,女生叫苏晓冉,都是班里的中等生,最近一次月考,两人名次都掉了十多名,上课还总偷偷传纸条,被班长告到了王老师这儿。她本来想着请家长一起引导,让孩子把心思放回学习,没成想,自己倒成了“牵线搭桥”的人。 林浩的爸爸林建军,是做建材生意的,家底厚实但没多少文化,一直盼着儿子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他见到苏晓冉时,姑娘穿着干净的校服,梳着马尾,说话轻声细语,模样周正又透着机灵,当场就拉着人家的手夸:“这孩子看着就懂事,我家林浩能跟你做朋友,是他的福气!”王老师想插话提醒“他们还小”,林建军直接摆手:“王老师你别担心,我们家不反对早恋,只要孩子人品好、家境匹配,早点定下来也省心!” 苏晓冉的爸妈来得晚,妈妈是医院的护士长,爸爸开了家小型建筑设计公司,家境确实殷实。两口子一进门没问女儿“为啥早恋”,反倒先盯着林建军打量,等听说对方是本地知名建材商,苏妈妈立刻换了语气:“林总生意做得大,以后孩子们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苏爸爸更直接,拉着林建军问起了公司规模、房产位置,聊到兴起,当场拍板:“择日不如撞日,先订个婚,让孩子们互相督促着学习,以后毕业直接结婚!” 王老师站在旁边,手里的成绩单都攥皱了。她想解释,初三是升学关键期,两个孩子的“早恋”其实就是青春期的懵懂好感——林浩帮苏晓冉搬过书,苏晓冉给林浩补过数学,最多就是放学一起走了两回,根本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可她刚开口,就被林建军打断:“王老师,你不懂,我们做生意的讲究眼光,这孩子我看准了,错不了!”苏妈妈也跟着附和:“现在好对象不好找,两家条件相当,孩子互相有好感,这是缘分!” 两个孩子站在墙角,脸都红到了耳根。林浩攥着衣角,小声说:“爸,我就是觉得苏晓冉学习好,想跟她多请教……”苏晓冉也急着解释:“爸妈,我们没谈恋爱,就是普通同学!”可没人听他们说话,双方家长已经开始商量订婚宴的日子,甚至要交换联系方式,约定周末一起去挑订婚戒指。 这事儿透着荒唐,却暴露了很多家长的误区。他们把自己的功利思维,强加在了孩子的青春期里,只看重家庭条件的匹配,却忘了孩子还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根本不懂婚姻的责任与重量。早恋本身不是洪水猛兽,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帮孩子分清好感与爱情,处理好学习与相处的关系。可这些家长倒好,直接跳过孩子的感受,用“订婚”给懵懂的感情贴上标签,既忽视了学业的重要性,也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一拍即合”,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林浩和苏晓冉本就因为成绩下滑感到焦虑,现在被强行绑定“未婚妻”“未婚夫”的身份,往后在学校怎么相处?同学的议论、学业的压力、家长的期待,只会让他们不堪重负。王老师后来找两个孩子单独谈过,苏晓冉哭着说:“我现在看到林浩就紧张,根本没法安心学习。”林浩也坦言:“我爸总说以后要对苏家负责,我觉得特别累。” 难道家庭条件匹配,就能跳过孩子的成长阶段,把懵懂好感当成婚姻的筹码?难道家长的“省心”,比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更重要?真正的为孩子好,不是替他们决定人生,而是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感情,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3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3
2025-10-29 03:59

为什么学习不好赖谈恋爱?成年人研究生也谈恋爱吧?怎么还学习?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