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路透社消息,受美国对“卢克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影响,部分印度炼油厂已取消此前预订的原油货物,以避免违反相关限制措施。 消息人士证实,银行拒绝为受制裁商品办理付款业务,而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信实工业集团(Reliance)已告知将严格遵守新的限制规定。目前,印度企业正等待观察,能否从未受制裁的俄罗斯贸易商处获取原油。 先得看清一个基本盘,印度早不是几年前那个只从俄罗斯买 1%-2% 原油的国家了,2025 年前九个月日均进口俄油已经冲到 170 万桶,占了总进口量的 35% 到 40%,说白了俄油已经成了印度炼油厂的 “续命粮”,这一切都源于每桶 8 到 10 美元的价格优势,单是 2025 年上半年就靠这省了 85 亿美元,每天白捡上千万美元的便宜谁能不动心。 但美国的制裁确实戳中了要害,这次被盯上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可不是小角色,两家加起来占了印度从俄进口原油的 60%,其中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的产能就占全球 6%,等于直接掐住了印度原油进口的大半个源头。 更狠的是美国玩的 “二级制裁” 套路,不光不准自家企业打交道,连第三方银行敢给钱都要受罚,这下银行彻底慌了神,直接拒绝为受制裁商品办理付款业务,没有资金流转,再便宜的油也没法买。 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信实工业率先服软,这家日均能从这两家俄企买 63 万桶原油的巨头,占自身采购量的 55%,却还是立刻表态要 “调整运营满足合规要求”,毕竟作为私营企业,它可不敢赌美国的制裁大棒,万一被拉进黑名单,国际业务都得停摆,这笔账可不划算。 可国有炼油厂的心思就不一样了,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国企压根没打算彻底停手,还在琢磨着怎么继续买。 这背后全是现实刚需在撑着,印度每年石油需求 2.4 亿吨,本国产量只够 14%,89% 都得靠进口,要是真断了俄油,就得转头买中东或美国的高价油,炼油利润率立马就得跳水,穆迪关联公司早就算过这笔账,替代采购只会让成本飙升。 而且印度和俄罗斯早就眉来眼去,正协商 2026 到 2028 年日均 200 万桶的长期供应协议,现在要是彻底翻脸,以后的便宜油去哪找。 更有意思的是,高盛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门道,就算有制裁,俄油折扣一扩大,自然有未受制裁的船和贸易商来接盘,这就给国有炼油厂留了口子,他们心里门清,只要不直接从被制裁企业手里买,通过中间商周转一下,就能既拿到便宜油又避开制裁,简直是完美的 “擦边球” 玩法。 其实印度这套 “左右横跳” 的功夫早就练熟了,之前美国多次威胁要报复,结果还不是因为需要印度搞印太战略,最后只能松口说进口俄油不算违规。 信实工业的停购更像是给美国递台阶,毕竟这能增加美印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等于用短期采购调整换长期利益。 而国有炼油厂仗着背后有政府撑腰,更看重能源安全,反正美国不会真把印度怎么样,毕竟印度占了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的近一半,真把印度惹急了,俄罗斯能源出口也得受重创,美国的制裁计划照样破产。 现在印度企业都在盯着未受制裁的俄罗斯贸易商,说白了就是等着看有没有安全的 “渠道”,只要能绕开银行付款的难题,那些便宜的俄油迟早还得流进印度的炼油厂,毕竟在真金白银的实惠面前,所谓的制裁限制总能找到破解的办法,这就是生意场上最真实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