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首相突然宣布: 2025年10月2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到

云景史实记 2025-10-29 19:52:43

果不其然! 日本首相突然宣布: 2025年10月2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正式对外公布了总额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的首批潜在项目清单。 这一投资计划聚焦战略领域,既是日美经济合作的重要落地举措,也凸显双方在关键产业领域的协同布局。 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汽车在美国卖得火,1979 年一年就卖了 190 万辆,占了美国进口车的 80%,结果美国立马急了,又是搞贸易逆差施压,又是逼日本签 “广场协议” 让日元升值,最后还威胁加关税。 那时候日本就乖乖妥协,主动限制出口,转头把工厂建到美国本土,到 1990 年在美产量从 82 万辆涨到 180 万辆,才算把这事压下去。 现在看看,2023 年日系车在美产量都到 327 万辆了,属地化率快 70%,这都是当年被逼出来的路子。 这次 5500 亿投资,不过是把当年的汽车换成了核能、AI 这些新名词,本质上还是日本在关税大棒下的妥协,一点新鲜的都没有。 这次公布的清单里,21 个项目砸了 4000 多亿,一眼看过去全是美国指定的 “重点领域”。 最扎眼的就是能源项目,光三菱重工和东芝跟西屋电气合作的两个核反应堆项目,每个都要投 1000 亿美元,这钱比不少国家一年的军费都多。 要知道西屋电气 2023 年被收购时连债务才值 79 亿美元,日本这等于是帮美国把核能产业整个扶起来。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美国数据中心到 2035 年电力需求才占 9%,日本就急着砸钱 —— 松下要投 150 亿建储能系统,三菱电机拿 300 亿搞 AI 发电站,软银还得掏 250 亿做电力基建维护,说白了就是美国缺啥,日本就掏钱补啥,完全没自己的主动权。 再说说这钱是哪儿来的,更能看出日本的无奈。日本政府自己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让国有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出 1833 亿,一半靠老本,一半发债券,剩下的 3667 亿全靠借债,还得政府出面担保。 这么一折腾,日本政府债务直接突破 9 万亿美元,这钱最后还不是得摊到日本老百姓头上? 更坑的是利润分配,协议里写着日本没收回成本前,美日平分利润,一旦成本收回来了,美国就要拿走 90%,日本只剩 10%。 这哪是投资啊,分明是给美国送钱还得倒贴技术,跟当年美国逼中东国家买武器、搞投资的套路如出一辙。 这背后全是美国的威逼利诱。特朗普一开始就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征 27.5% 的高关税,后来降到 15%,条件就是这 5500 亿投资,还特意加了条 “不投就恢复高关税” 的霸王条款。 看看日本 2025 财年上半年的贸易数据就知道有多被动:对美出口降了 10.2%,汽车出口直接跌了 22.7%,贸易顺差少了快四分之一。 汽车可是日本对美出口的命脉,占了出口总额三分之一还多,美国一掐这个软肋,日本只能乖乖掏钱。 特朗普还不算完,会谈时特意提丰田要额外投 100 多亿在美国建厂,就算这事儿没写进清单,明眼人都知道是给日本递话,不投都不行。 更让人唏嘘的是日本还得搭上核心技术。日本的稀土提纯技术全球第二,虽然规模不大,但精度是顶尖的,这次投资关键矿产领域,等于把这压箱底的技术拱手送给美国。 之前石破茂政府还想耍点小聪明,打算 99% 都搞成贷款,结果直接被搞下台,高市早苗一上来就全盘让步,把直接投资提到 4000 多亿,连 AI、量子计算这些未来技术领域都开放了。 这操作跟当年日本车企被迫公开混合动力专利、提高本地零部件比例如出一辙,都是被美国按住了要害,不得不交出家底。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 “日美经济合作”,但看看美国的安排就明白有多霸道。投资项目得由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主导的委员会说了算,日本只能跟着打打下手。 西屋电气的核反应堆项目,美国政府还能额外分 20% 的超额收益,将来 IPO 还能低价买股权,等于日本出钱出力,美国坐享其成。 当年日本车企在美建厂创造了几十万就业,现在这些核能、AI 项目号称能造 10 万个建筑岗位,本质上都是日本花钱帮美国解决就业问题,换自己一口饭吃。 想想这几十年,日本在美国面前就没硬气过。80 年代签广场协议,90 年代被迫提高汽车本地化比例,现在又掏 5500 亿填美国的产业窟窿,每次都是美国提要求,日本来满足。 这次投资清单曝光后,欧洲、韩国都慌了,因为特朗普早就放话要他们分别投 6000 亿和 3500 亿,日本不过是第一个 “交作业” 的 这 5500 亿投资根本不是什么 “战略合作”,就是日本在霸权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是换关税减免和同盟关系的 “保护费” 从当年的汽车到现在的核能、AI,日本的妥协从未变过,所以说这事儿 “果不其然” 一点都不夸张。只要日美这种不对等的同盟关系还在,将来日本恐怕还得掏更多钱,这老套路怕是要一直演下去了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