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号,中粮集团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12月和明年1月装运。 这是中国数月后首次采购美国大豆,消息一出,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直接涨停,让美国农民也算松了一口气。 美国农民这几年的心情肯定是苦的,甚至可以说是泪奔的,因为他们的大豆长期滞销,在自己家里都没有地方存放了。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大豆产量近几日几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美国的大豆仓库已经满了。据说,美国农民到今年秋天收获季节的时候,大豆滞销、滞存将超过2000万吨,价格已经低迷了10年,美国农民赚不到钱。 芝加哥市场那一声涨停的钟响,仿佛给沉寂多年的美国农田注入一针强心剂。中粮这18万吨订单看似不大,却像一块巨石砸进深潭,涟漪瞬间扩散到整个产业链。美国中西部农场里,那些堆成山的大豆终于等来了买家,农民们盯着期货价格曲线,紧锁的眉头第一次舒展开来。 十年了,整整十年!美国大豆在仓库里发霉,农民在贷款压力下挣扎。2018年贸易战开打时,大豆就是最先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当年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转身离开,美国农业带瞬间陷入寒冬。那些号称能抵御风险的现代化粮仓,如今连缝隙都塞满了豆子。 看看美国农业部的库存报告吧,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濒临破产的家庭农场。密西西比河沿岸那些巨型筒仓,往年这时候正忙碌装船运往亚洲,现在却像退役的巨兽般沉默矗立。超过2000万吨的滞销大豆,足以铺满整个曼哈顿街区两米高。 这次采购绝不只是商业行为,更像精心设计的战略落子。中国选择在新豆上市前出手,既缓解了美国仓储压力,又精准控制了国际粮价波动。那些以为中国会无限期搁置采购的预测,在现实面前碎成一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永远这么现实,一条消息就能让资本疯狂追逐。 美国农民蹲在田间地头算账,种大豆的收益还不如改种玉米。但农业转型谈何容易,土壤特性、轮作传统、设备投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州开始提供补贴让农民休耕,这反而加剧了市场供给紊乱。资本主义农业神话在过剩危机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全球粮食贸易从来都是政治与经济的复合体。巴西阿根廷趁机抢占的市场份额,现在正被悄悄撕开缺口。中国保持多元进口渠道的同时,始终握着北美大豆这张牌。当芝加哥期货操盘手们为涨停欢呼时,聪明人已经嗅到更深层的博弈气息。 这18万吨或许只是试探性信号,就像阴霾天际透出的第一缕阳光。但若认为单次采购就能拯救美国农业,未免太过天真。积压十年的结构性问题,需要更多智慧和耐心来化解。市场规律这双无形之手,正在重新调整天平两端的筹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