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这出贸易大戏的导火索,竟是巴西本土特诺公司自导自演的闹剧。自家产品卖不动就甩锅中国制造,这种"打不过就告状"的套路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更讽刺的是,去年巴西还与中国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转眼就挥起贸易大棒。 看看真实数据就知道多荒谬。中国钛白粉凭借成熟工艺和完整产业链,生产成本天然具有优势。这分明是市场规律的正常体现,却被强行扣上"倾销"的帽子。巴西调查机构闭眼无视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硬把商业竞争扭曲成不公平贸易。 这场裁决暴露了某些国家根深蒂固的双标思维。当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时,就大谈自由贸易;当自家企业竞争不过时,立刻搬出保护主义挡箭牌。这种既要享受中国发展红利,又要打压中国企业的做派,简直是把国际市场当成了自家后院。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那个"贴心"的例外条款。唯独放过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的特殊型号,分明是既要安抚国内下游产业,又要精准打击中国优势产品。这种精明的算计,反倒暴露出其决策的矛盾性——他们心知肚明根本离不开中国制造。 五年征税期暴露了更深层的焦虑。这不是临时起意的贸易摩擦,而是系统性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持久战。从光伏板到钛白粉,从钢铁到化工,中国制造的每一步突破都会遭遇各种"量身定制"的贸易壁垒。 但历史早已证明,贸易保护从不是发展的正途。十年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最终导致当地太阳能装机成本飙升,清洁能源发展滞后。如今巴西重蹈覆辙,受伤的不仅是中方企业,更是巴西本土的下游厂商和消费者。 面对这种单边主义行径,中国企业早已练就从容应对的智慧。通过技术升级开拓新市场,调整供应链布局,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积累的丰富经验,让我们有足够底气化解各种贸易壁垒。毕竟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来不怕恶意竞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