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联合国大会重磅宣布!
当地时间10月29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针对“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完成一般性辩论后,高票通过A/80/L.6决议草案。投票结果显示为165票赞成、7票反对、12票弃权,中国投下赞成票。
这场表决结果公布后,会议厅内响起持久掌声。美国、以色列、乌克兰、阿根廷等七国投下反对票,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对立面。
联合国大会已经连续33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类似决议。这场年度表决几乎成了国际社会的例行公事,但每次结果都惊人一致——美国年复一年地陷入孤立。
自1992年以来,这项决议每年都在联大上演,成为国际社会反对美国单边制裁的晴雨表。讽刺的是,尽管决议获得通过,但由于联大决议对会员国缺乏法律约束力,美国可以置之不理。
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华尔兹在会议上的交锋充满火药味。华尔兹重复着对古巴“与全球恐怖组织合作”的指控,罗德里格斯则直斥其发言“不仅在撒谎,也不尊重联大和参会各国代表”。
这场封锁始于1962年2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法令,正式宣布对古巴实施全面禁运。六十三年来,这项政策如一根绞索,紧紧勒住古巴的经济命脉。
数据显示,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已给这个岛国造成超过1700亿美元的损失。仅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一年间,损失就高达约7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9%,相当于古巴全体民众约4.7年的口粮费用。
封锁覆盖燃料、食品、日用品、药品等几乎所有民生领域。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期间,古巴难以从国际市场正常购买抗疫药品和物资,医疗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
除了经济封锁,美国对古巴的敌意还表现为一系列隐蔽行动。直到199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一份长达705页的档案,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卡斯特罗曾遭遇过638次暗杀。
英国电视台的纪录片《638次暗杀卡斯特罗》揭秘了中情局的种种手段:雪茄炸弹、被真菌感染的潜水服、黑手党刺杀等。卡斯特罗曾幽默地说:“如果奥运会有遭受暗杀次数这一项,我是绝对的冠军。”
1961年4月17日,由美国中情局训练和武装的约1500名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的雇佣军登陆古巴南部的猪湾,发动武装入侵。然而,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指挥下,古巴仅用66个小时就击败了入侵者。
单边制裁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质疑。联合国大会从1989年起,每两年通过关于反对以单边经济措施为手段在政治和经济上胁迫发展中国家的决议。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辩论中明确指出:“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仍在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古巴等国家大肆滥用非法单边制裁,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国际法院在审理经济制裁相关案件时,特别关注人之所以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伊朗诉美国案中,国际法院发布了临时措施令,要求美国修正制裁措施,彰显了经济制裁不应违反人道主义保护原则。
美国对古巴的封锁不仅涉及经济领域,更引发深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关注经济制裁对人权及人道主义需求可能造成的侵害。
2014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设立特别报告员,负责调查单边经济胁迫措施对人权的负面影响。特别报告员在2017年的报告中指出:美国频繁对外国人和机构实施域外制裁,这些制裁不仅影响被制裁对象,也可能对第三国人民享有人权造成不利影响。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曾明确表示:“任何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制裁措施必须停止。”封锁使古巴难以获得足够的医疗物资和设备,直接威胁古巴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乌克兰外交部长在投票当天宣布,乌克兰决定关闭驻古巴的大使馆并降低外交关系级别。这个细节暗示着国际关系中的某种交易性,与165国支持的正义呼声形成微妙对比。
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是冷战最后的活化石,隔着佛罗里达海峡,两个国家望了六十多年。国际社会每年一次的压倒性投票,提醒着我们: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