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纳米大师查尔斯•利伯曾经对中美两国作出不同的评价:美国格局太小,且极不自信,被中国反超是迟早的事。在中国人身上,我看到了一股耻于落后、奋起追赶的精神,这个民族注定将变得伟大。 美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科技自由的灯塔,转头就用政治手段打压跨国科研合作,说到底就是怕中国赶上来,只能靠堵路而不是修路来维持优势,这不是不自信是什么? 看看美国这些年的科技封锁,更能印证利伯的判断,为了卡中国脖子,美国先是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不准卖芯片给它,后来干脆连台积电这些第三方企业都逼着断供。 以为这样就能打垮华为,结果人家憋着劲搞出了Mate60Pro,里面的麒麟9000S芯片是7纳米制程,全是咱们自己造的。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卡脖子”设备,美国不让ASML卖给中国,上海微电子就自己攻关,现在28纳米的国产光刻机都能生产了,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步子走得稳、走得快。 更可笑的是,美国连稀土加工都要跟中国脱钩,把中国企业列黑名单,结果中国一收紧出口管制,美国的汽车、导弹生产全受影响,因为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咱们这儿。 这种“我不行也不让你行”的做法,格局小得一眼能看穿,说到底就是没底气靠正常竞争赢过中国。 美国的不自信还藏在数据里,虽然它在全球125个前沿科技领域里有71项排第一,看着挺唬人,但这些优势大多在基础研究领域。 而中国在5G、新能源电池、无人机这些实打实的应用领域已经追上甚至超过它了,美国怕这种差距缩小,就搞技术脱钩,可全球供应链早连在一起了,封锁中国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半导体协会都承认,出口管制让他们损失了几百亿美元订单,很多企业的竞争力都下滑了。 连欧盟都不愿意跟着美国瞎闹,马克龙公开说不会禁用中国AI技术,因为那会耽误欧洲自己的发展,这说明大家都看清了美国的小算盘。 再说说利伯夸的中国人“耻于落后、奋起追赶”的精神,这可不是虚话,是刻在骨子里的。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美国带头搞全面技术禁运,苏联后来也撤走专家、撕毁协议,咱们啥都没有,还不是靠自己搞出了原子弹、氢弹,送东方红一号上了天。 那些科研人员在戈壁滩里啃干粮、算算盘,没有图纸就自己画,没有设备就自己造,靠的就是“不能让人瞧不起”的劲头。 现在这种精神一点没变,就说芯片领域,以前咱们高端芯片大多靠进口,被美国封锁后,全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拧成一股绳,中芯国际从14纳米追到7纳米,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嫦娥六号团队平均年龄才35岁,这群年轻人熬夜攻关,把探测器送上月球还带回了样本,比美国同类型项目的推进速度还快。 这种追赶精神不是瞎闯,是有实打实的投入和规划。 这些年中国科研经费涨得特别快,2023年都突破3.3万亿元了,虽然基础研究占比还不如美国,但一直在往上提,2025年已经升到2.5%了。 而且咱们不光敢砸钱,更敢接人才。利伯在美国待不下去,中国立马伸出橄榄枝,清华请他当讲席教授,还给了他搞研究的自由和平台。 这对比多明显啊:美国把顶尖人才往外推,中国把顶尖人才往怀里拉,格局一下子就拉开了。 利伯自己都说,在中国能实现科学梦想,还能培养年轻科学家,这说明他真的看到了中国对科研的尊重和诚意。 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真是肉眼可见地往上冲。5G用户超过10亿,覆盖率全球最高,华为建的5G基站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 新能源汽车更是厉害,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占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不管是欧洲还是东南亚,到处都能看到中国电动车的影子。 人工智能领域,美国限制高端GPU出口,咱们就自己搞出昇腾910芯片,性能跟国际水平差不多,2025年全球一半以上的AI专利都是中国申请的。 高超音速武器更不用说,中国早就有多种型号服役了,美国到2025年还只有少量试验品,这都是追赶精神结出的果子。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在基础生命科学、天文学这些领域,跟美国还有差距,可能得十年才能赶上。 但咱们的优势在于势头猛、后劲足。美国现在靠封锁过日子,科研创新越来越受政治干扰,连正常的学术交流都怕得要死;而中国靠的是开放合作、自力更生,还跟“一带一路”国家分享技术,影响力越来越大。 2025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从20%升到40%,虽然还没到一半,但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照这样下去,美国想卡脖子都卡不住。 利伯说“美国被中国反超是迟早的事”,这话越品越有道理。不是说中国一下子就能超过美国,而是这种发展趋势挡不住。 美国的不自信会让它越来越封闭,而中国的追赶精神会让咱们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强大,一个靠打压别人维持地位,一个靠自己努力提升实力,谁能笑到最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利伯作为懂行的科学家,他的判断就是最实在的证明——这个民族身上的那股劲,注定了咱们肯定能越来越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