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名为“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

万家润娱乐一 2025-11-01 22:06:31

1950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名为“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打这个不好打的仗,应该怎么打?有了一个正义之名,仗就好打喽!” 你知道吗,新中国刚站稳脚跟,就面临一场跨国纠葛,鸭绿江边战火逼近,一支部队的名称竟藏着外交玄机,牵动大国博弈。要是叫错了名,战争规模可能失控,到底谁的点子扭转了乾坤?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朝鲜半岛就乱套了,美国带头干预,战火直烧到鸭绿江边上。中央领导层反复掂量,出兵成了保家卫国的硬道理。这时候,部队怎么命名成了大难题。周恩来先提了“支援军”,意思直白,就是国家派兵帮忙。 但这名字一出,就有人觉得不靠谱,因为它等于公开对美宣战,跟不想扩大战事的想法冲突。黄炎培作为民建负责人,收到征求意见的信后,很快就表态反对。他觉得古话说得出兵得有名分,没名分事就难办,得有个正义名义才行。 他分析“支援军”听起来就是国家行为,容易把中国拖进更大麻烦。这意见传上去,领导层觉得有道理,就改成了“志愿军”。这个名字强调自愿性质,不是国家正式出兵,在国际上留了回旋空间。 志愿军一成立,部队就秘密过江,投入战斗。1950年10月,部队跨过鸭绿江,面对联合国军,仗打得异常艰苦。但后方动员起来了,成立了抗美援朝总会,郭沫若当主席,统筹各大民主党派。 11月,各党派联合宣言一发,强调唇亡齿寒,救邻就是自救,点燃了全民热情。宣言在人民日报上登出,全国响应捐款捐物。1951年,总会发起捐飞机大炮运动,工商界带头,民建号召下捐了179架战斗机。 农工党黄琪翔卖了养老房捐款,台盟谢雪红领头,上海台胞义诊把钱全捐出。妇女们赶制蚊帐送前线。慰问团也组织了三批,廖承志、梅兰芳、老舍等名人冒险去朝鲜,带去物资和问候。 志愿军在前线坚持三年,经历了五次战役,顶住美军火力优势。停战协定签了,边境稳了。

0 阅读:0
万家润娱乐一

万家润娱乐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